转自:扬子晚报
酒店点评区现女性不雅照,酒店删不了,客人也删不了,甚至找平台客服也无法删除?
据正在新闻报道,近日,有女子浏览河南平顶山某酒店在某出行平台的评价时,发现一张女性不雅图片。涉事酒店表示,客人不小心多提交了一张照片,她也想删,但是删不掉了。
某出行平台的评价中出现一张女性不雅图片。正在新闻视频截图虽然相关图片目前已被平台下架删除,但这起事件暴露的系统性缺陷显而易见。如果不从源头上堵住不当内容传播的口子,类似情况很有可能再次发生,酒店、住客和其他用户都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首先要追问的是:不雅图片是怎样通过审核公开展示的?根据平台客服人员的回复,用户评论都是系统自动审核,除非有人脸肖像或者骂脏话的会审核不通过,基本上都会通过。
既然用户评论内容会被公开传播,就具备了内容属性,平台有义务加强把关,确保传播内容合乎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公众有理由怀疑,该平台现有系统自动审核的标准过于单一和宽松。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如此迅速和广泛的当下,这样的审核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内容监管的要求。
在技术甄别方面,平台应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和升级图像识别技术,提高对不雅、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的识别准确率。同时,不能完全依赖技术,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人工筛选必不可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平台评价机制中,即便是发布照片的用户,也无法删除照片。不管是不适合传播的照片,还是错误上传的文字评价,一旦点击发布,用户就丧失了修改权利,这显然有悖于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
平台限制商家和用户对评论区的干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严格限制评价信息的后期修改,这对确保评价的严肃性、真实性,防止评价受到不正当干扰,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但是,这种限制不能走向极端,完全剥夺用户的纠错权利。对于发布不雅照片这类显而易见的问题,平台理应畅通用户反馈、投诉机制,设立快速反馈通道,尽快消除不当内容带来的影响。
提升评论区的针对性,是平台改善用户体验的题中应有之义。用户希望看到已经入住的客人对酒店的真实评价,而不是一些不知所云甚至传播有害信息的评价。
当前,一些出行平台的评论区时常存在与评价对象无关的内容。比如,有人在酒店点评区发布个人生活照,有的评论只是为获得平台积分凑字数。
这些低质量内容不仅会干扰其他用户的判断,降低评论的参考价值,也会影响平台的整体形象和用户体验。加强评论区内容建设,让更多优质评论展现到用户眼前,是对平台落实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相关出行平台必须正视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不断完善审核机制和评价体系,为用户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有价值的评论区。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