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港股IPO市场今年强势回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涌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8月4日,极米科技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四年前,该公司已于科创板上市,且一度在二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但近两年受行业变化及业绩影响,其股价表现低迷,截至8月5日收盘已低于发行价。
极米科技所在的投影仪行业,这两年一直在复杂多变的消费环境中艰难前行,中国市场出现明显收缩。为了改变被动的生存境地,极米科技一方面加大出海力度,向中国以外的市场谋增量,另一方面,该公司踏入“车圈”发展车载业务,这也为其在港股的上市提供了讲故事的新素材,但最终能否获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仍存变数。
出海寻市
在家电领域,美的集团已经完成“A+H”股上市布局,石头科技也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在排队中。根据公告,极米科技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关于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细节尚未确定。
赴港上市,极米科技给出的理由是,满足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公司国际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过去几年,极米科技一直在加大出海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极米科技公布的2024年财报,该公司境外收入为10.86亿元,占到整体营收的32%,也就是接近1/3,而在2021年,这一数据还是10.7%,且在2024年,相较于境内收入下滑14.8%的数据,境外收入增长18.94%的表现可以说十分亮眼了。
想要打入国外的投影市场,就必须适配当地的软件。2019年起,极米科技在海外市场推出经Google认证、搭载AndroidTV系统的产品,并于2024年进一步推出搭载GoogleTV系统(含正版Netflix)的产品,这有助于其在中国智能投影产品加速出海的机遇中保持竞争优势。截至2024年末,极米科技的产品已进入日本、欧洲、美国等区域市场。
海外渠道的建设也十分重要。据极米科技2024年财报,除亚马逊、日本乐天等主流线上渠道外,其产品还进入了包括BestBuy、Sam’sClub、Walmart等在内的海外零售渠道。
对于极米科技来说,加大出海力度是必然选择,因为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增长红利已不如前。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投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市场销量为277.8万台,同比下降3.9%;销售额为46.8亿元,同比下降2.9%。
在全球市场,据洛图科技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品牌出货量排名,爱普生、极米科技和小米位列前三,也就是说,极米科技还有进步的空间,赴港上市,便是该公司下出的又一步棋。
“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投影产品的显示效果不如电视,这一点大家都能通过产品分辨出来,极米科技可以走向海外市场,但不要指望国内市场不那么受欢迎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受到更多欢迎,这一点极米科技需保持清醒认识。”资深家电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洛图科技则认为,全球投影机市场仍将笃定向上发展,预测2025年全年出货量的保守和乐观口径分别为2106万台和2208万台,同比涨幅分别为4.4%、9.5%,根本动力在于,大屏化、高清化、沉浸感、智能化的用户享受趋势不可逆。
南下融资
不过,上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融资,而极米科技并未在公告中提及。以石头科技为例,该公司在公告中直言,赴港上市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优势,优化资本结构和股东组成,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上市以来,由于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极米科技的业绩表现也经历了一番波折: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42.78%,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79.87%;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同比涨3.72%;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15.7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5.97%;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2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0.3%。
好在今年上半年终于出现回暖,极米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66.22万元,同比增长2062.33%。该公司解释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继续实施研发创新战略和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和成本有效控制,采取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等措施,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响应速度,整体推动公司成本管控、效率提升及核心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业绩的涨跌与整体投影仪市场的变化直接相关,进而也影响到了极米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表现。2021年3月,极米科技于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33.73元/股,3个月后,其股价最高飙升到626.68元/股。
只是,经历过最高峰后,极米科技的股价便一路走跌,最低时在去年跌到了50.71元/股。好在去年9月底A股市场提振之后,该公司股价开始回升,截至8月5日收盘为109.68元/股,但依然低于发行价,市值为76.78亿元。
“在任何一个地方上市,无非都讲究两个层面的时机,一个是上市目的地所处二级市场的时机,一个是企业自身的业绩、成长阶段的时机。”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香港市场最近几个月的表现来看,交投是大幅上升的,市场活跃度、市场信心也不错,一些公司已经在港股完成了IPO,且气氛十分高涨,所以这时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港股上市可能确实是一个好的时机。
“至于极米科技能不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这个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资质。”况玉清说。刘步尘则认为,极米科技的主要业务集中于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从产品本质上讲投影产品也属于电视,电视企业的业绩表现普遍比白电企业逊色,“极米科技已走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用户发现投影产品和电视就显示效果而言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市场对投影热度大幅降低,这是极米科技不被投资者看好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大概不会因为在港股上市而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四年前,极米科技如今有了更多的新故事可讲给资本市场听,这或许能给该公司在港股的股价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2024年开始,极米科技正式踏入“车圈”,将车载业务纳入公司战略布局。据2024年财报,截至今年4月,该公司累计获得了8个车载业务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至于在车载市场的收入情况如何,《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极米科技方面,对方表示暂无更多相关信息可对外透露。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