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鹏飞
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向好。相关数据表明,上半年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多数行业、产品实现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6.5%、6.3%。工业品出口逆势增长,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较为突出的背景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2%,殊为不易。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
尽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工业企业运行成本仍处于高位,资金紧张状况有所抬头,企业效益状况仍不理想。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连续两个月下降,1—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3%。三类企业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在1—2月实现正增长后,连续4个月下降;私营工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效率效益指标下滑。下半年,推动工业经济继续向好,实现盈利增长,除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不断改善经营状况,也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在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解决账款拖欠问题等方面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营收保持增长,累计增速私营最高,国企连续4个月为负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791.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1—5月份有所回落,单月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1.0%,增速与5月份持平。分经济类型看: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700.2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以来增速一直在三类企业中最高;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179943.8亿元,同比下降0.7%,增速在三类企业中最低,连续4个月为负;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839.1亿元,同比增长0.5%。(见表1)
二、利润累计增速连续两个月为负,国有下滑幅度较大,外资表现最好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3、4月有所改善后再次回到下行区间,1—6月份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分经济类型看:1—6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389.7亿元,同比增长1.7%;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91.2亿元,同比下降7.6%,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23.1亿元,同比增长2.5%,在三类企业中表现最好。(见表2)
三、私营工业企业效益下滑,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尽管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但私营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等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表明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营业成本方面,1—6月私营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6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9.57元,均为三类企业中最高。6月末,私营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5.0天,在三类企业中最高;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7天,虽然低于外资企业(79.4天),但远高于国有企业(55.6天)。
具体来看:
资产负债率,截至2025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9%,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8%,在三类企业中最低,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见表3)
营业收入利润率,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较上年同期降低了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私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8%,在三类企业中最低,与上年同期持平;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较上年同期降低了0.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7.0%,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见表4)
资产利润率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3.8%,较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3.6%,较上年同期降低了0.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3.3%,在三类企业中最低,较上年同期下降0.5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5.7%,为三类企业中最高,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见表5)
(作者系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