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当海派艺术的开放包容,遇见中原大地的厚重深沉,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在黄浦江畔展开。今天,“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上海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180件国画、油画、版画等精品力作,携黄河文明的历史烙印与时代气息,与海派艺术展开碰撞。“中原画风”与正在33米层举行的“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0米层举行的“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和“吾心安处——夏阳的艺途与归栖”一起,都是近期中华艺术宫里大热的展览,吸引了暑期里的师生之外,不少专业人士也纷纷顶着暑气前来观展,日观展人数最多超过2.3万人次。
上海籍艺术家丁中一的作品 徐翌晟 摄这是“中原画风”全国巡展的第29站,河南省美协名誉主席马国强深情回忆道:“河南的现代美术教育之旅始自上海艺术家的奉献。多年前,正是邱光正、丁中一等一批远赴河南的上海画家为河南的美术院校带来了现代艺术之先锋,因此,此番来沪展览是河南美术界的一次‘取经之旅’,也是一次‘寻根之旅’。”
展览现场 徐翌晟 摄“中原画风”展出的作品是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家近年来精心创作的精品力作,或描绘中原大地的壮美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或展现新时代河南人民的精神风貌、生活百态和奋斗历程,或探索当代艺术的创新表达、多元融合和审美追求,基本代表了河南美术近年来的最高创作水平,其中多件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
展览现场 徐翌晟 摄步入展厅,一幅幅作品有的是对《韩熙载夜宴图》笔墨传统的当代诠释,有的是对黄河生态保护的诗意描绘,有的是对农民工、乡村教师等平凡身影的真情刻画。它们没有海派美术“中西合璧”的精巧,但却带着中原人特有的“实”:对传统,实打实地传承;对生活,实打实地观察;对时代,实打实地回应。这些作品,通过多元的观察视角、多样的表达方式,全景式展现了河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展览现场 徐翌晟 摄“传统,生活,创新,中正”是马国强对于这次展览作品风格的概括,1969年,他曾经在上海针织厂学习花样设计,这一段学习经历让他对上海充满了感情与感激:“如今的上海美术,始终扎根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土壤——既有黄浦江的开阔视野,又有里弄市井的烟火气;既有国际大都市的时尚律动,又有江南文化的细腻温婉。这种‘不保守、不浮躁,既扎根传统又拥抱时代’的艺术态度,这种‘海纳百川、自成一派’的格局,正是海派艺术最珍贵的‘真经’。”
原标题:《“中原画风”沪上“寻根” 中华艺术宫日最高参观人次逾2.3万》
栏目编辑:黄永顺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