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龙敏婕)“原来车险就三千块,今年竟然给我涨到六千了。”近日,长沙一位车主在收到保险公司的保费报价时,不禁向记者吐槽,说自己今年的车险保费涨价特别明显。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近期,有不少车主表示,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今年的车险保费较往年有明显上涨。甚至在上一年未出险、保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保费价格上涨了几百上千元不等。
面对保险公司“说涨就涨”,车主纷纷表示困惑:保费上涨有何依据,是保险公司的商业行为还是车险政策有变?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无违章未出险,保费却涨了
市民周女士的爱车是一辆大众品牌的油车,主要用于平时日常上下班通勤。购车时,她投保了交强险、车损险、300万三者险、司机乘客责任险等常规险种,2024年保费共计3200元。过去一年,周女士开车小心谨慎,从未有过违章记录,也未发生交通事故。然而,2025年续保的保费却涨价700多元。
周女士对此感到十分困惑,自己驾驶习惯良好,既无违章又未出险,保费为何大幅上涨?她向保险公司咨询,工作人员解释称,今年车险保费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一方面,车辆维修成本和零部件价格上升,其维修所需的零部件价格因供应链等问题有所提高,保险公司预估赔付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行业内整体赔付率上升,导致保险公司调整了保费定价策略,上调了部分车型的保费,即便车主没有违章和出险记录,保费也可能受此影响而上涨。
面对这一情况,周女士虽然无奈,但考虑到车辆上路必须投保,也只能接受了这份涨价后的续保报价。
保费涨价,问题可能出在这几处
那么今年的保费到底涨价了吗?
“确实涨了。”面对车子没出险,续保“被涨价”引发的争议,一位保险公司业务员给出了解释:去年保险公司对油车车险的自主定价优惠系数是0.8今年调整到0.87,新能源车的调整就更多了。”假设一辆保费在3000元左右的家用轿车,按照今年0.87的优惠系数,前后就相差了210元。 该业务员给记者打了个比方。
除了保险公司调整了自主定价的优惠系数外,另一位保险公司人士透露,违章数据也会让保险公司,系统判定出险率升高从而拉高保费。“保险公司也会将车主的违章数据纳入评估体系,若车主存在违反交通信号灯、超速等违章行为,会被系统判定为出险率升高,即使投保多年且未出险,保费也可能上涨。
此外,车型也是影响保费浮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某款车型的赔付率较高,保险公司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这款车型的整体定价系数,从而影响到相关车型车主的保费。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保费的上涨,与“报行合一 政策的严格执行密切相关。据悉,“报行合一”要求保险公司报给银保监会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需与实际使用保持一致,即按照规则制定费率、确定和报送手续费取值范围及使用规则,并按规则支付手续费。这一政策使得之前存在的“返佣”“返点”等现象消失,保费变得更加透明,但车主实际支付的费用也因此回归真实水平,给人以保费上涨的感觉。
多渠道对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
面对车辆保险涨价,车主可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保险专业人士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可以比较不同保险公司的报价。不同保险公司的定价策略和风险评估标准存在差异,通过多渠道获取报价,仔细比较各公司的保险条款和价格,车主有可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保险方案。
其次,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是降低保费的有效方法。例如,安装防盗装置、行车记录仪等设备,可以降低车辆被盗抢和发生事故的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
此外,车主还可以通过安全驾驶来维护良好的驾驶记录。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事故和违规行为,不仅能保障自身安全,还能在续保时享受较低的保费。
总体来看,今年车险保费的普遍上涨,是行业在风险管控、成本核算、政策规范等多方面调整的结果。对于车主而言,了解保费定价的逻辑,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或许是应对保费上涨的有效方式;而对于行业来说,如何在风险平衡与消费者接受度之间找到最佳支点,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