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文化赋能城市更新 古都长出“新细胞”
创始人
2025-08-05 16:44:34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蔡熙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伴随着北京市东城区城市更新脚步的迈进,东城区居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众多文物、古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城区向文化利用寻求发展动能,以居住环境改善促进生活品质提升,实施皇城景山、国子监、西总布等一批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4600余户居民通过退租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通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简易楼腾退改造,居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打造2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功入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试点区。

8月4日,北京东城区举办“城市更新联盟点亮城市更新地图”活动。 实习生 蔡熙妍/摄

在产业升级方面,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据了解,由首开集团原总部改造的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成功引入国新健康、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等企业及永璞咖啡、麟阁书院、崚云餐厅三家北京首店品牌,成为文化金融产业新地标。

前身为天坛家具厂的潮东里项目,创新建立“产权方+运营方+商户+居民”四方协同的“共生系统”,将胡同概念引入建筑内部,打造出全市首个“街区商业+主理人经济+城市旅居微度假”复合空间,吸引年轻群体深度参与。

毗邻雍和宫、地坛、孔庙与国子监等历史地标的航星园,依托航天文化内核打造“九天九景”主题园区,聚集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高精尖企业,年总收入近400亿元,连续三年获评“北京市文化产业示范园”,稳居核心区产业园区产值首位。

在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方面,前门草厂地区,由国际品牌文华东方运营的精品四合院酒店,将现代生活与老胡同有机融合。朝阜路(东城段)及朝阳门南北小街通过“众筹式更新”模式,引导52家商户自主提升店铺形象,结合拆除低效天桥、增设口袋公园等措施,打造出“一路繁花”的林荫漫道,亮出包括孚王府、朝内81号在内多个历史建筑原貌,街区客流量提升约30%,行人过街距离缩短20%,交通事故率下降50%。南馆公园作为全市首个零碳全龄友好无界公园,拆除围墙融入街区,引入“绿房子”环保餐厅等业态,营造自然开放的都市休闲新场景。

东美园喷洒水雾,为周边降温增湿。 实习生 蔡熙妍/摄

“这些空间通过‘腾笼换鸟’实现了再利用,既激活了区域经济,又传承了东城区的文化基因。”北京佳源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经理尹玥表示,将广泛吸收,汲取经验,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中。

目前,东城区正以“文化赋能,多元共生”为路径,统筹推进涵盖8大类53项内容的城市更新任务,持续将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产业升级与空间优化相融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ITC正式对预拉伸合成纤维... 2025年8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预拉伸合成纤维编发及其包装(II)(C...
南北方强降雨与高温并存——加强... 近期,我国南北方高温暴雨并存,天气格局复杂多变。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未来几天,华北、华南等地仍有强...
雨天路滑能见度低 市民出行注意...   本报讯(记者蓝梦 通讯员杨婧)近期,南宁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南宁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强降雨...
巴基斯坦白沙瓦发生枪击事件 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5日,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包括警方调查部门负责人在...
记者调查网络“神医”乱象:“秘...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秘方”致脸肿如馒头,“神医”辩称是“排毒”记者调查网络“神医”乱象编者按打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