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8月4日,渝昆高铁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长水机场隧道安全贯通。这座以“环境敏感度高、地质安全风险大、技术创新多”一级高风险隧道成功打通,标志着我国高铁建设在复杂地质和敏感环境施工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渝昆高铁全长约700公里,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到昆明的时间将大幅压缩。渝昆高铁在云南省境内长388.6公里,是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桥隧占比高达87.4%,施工难度极大。长水机场隧道全长8770米,下穿昆明长水机场机场运营区、货运通道、机场跑道,以及既有沪昆铁路等多处敏感性构筑物,沿线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围岩破碎、岩溶发育,特别是机场运营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极高,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国内罕见。
悬臂掘进机在长水机场隧道内进行开挖作业。胡义摄中铁十八局渝昆高铁站前2标项目负责人丁少宁介绍,为减小施工对机场运营的影响,不能采用传统的爆破法施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悬臂掘进机开挖工法,施工段落长达4145米,是国内采用该工法连续施工段落最长的工点。作业时,截齿高速旋转,将坚硬岩石一块块“啃”下来,并通过精密控制,把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安全穿越各类环境敏感区、地质破碎带。
中铁十八局施工人员在长水机场隧道内开展施工作业。胡义摄开工建设以来,国铁昆明局滇中铁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建设单位龙头作用,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超前谋划、科学组织,优化技术方案,强化风险管控,为隧道安全掘进创造良好条件。国铁昆明局滇中铁路建设指挥部现场负责人郑汝亮介绍,施工区域周边人员活动频繁,与既有工程交叉结合多,高峰时有1万多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隧道建设既不能影响机场和铁路的正常运营,又要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建设难度超乎想象。对此,铁路部门和政府、高校组成科技攻关团队,攻克了隧道下穿机场滑行道、沪昆铁路等20余项技术难题。
据悉,随着长水机场隧道的贯通,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隧道已贯通43座,隧道贯通达八成。渝昆高铁云南段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路基、桥梁、隧道等站前主体工程已基本成型,站后“四电”及站房工程正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