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安“微力量”促社会治理“大协同”
创始人
2025-08-05 14:39:02
0

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4日电 (记者 张俊)基层治理如何从“各唱各调”走向“同频共振”?近年来,安徽公安通过立体化协同任务管理,多层次推进机制运行,不断推出创新工作做法,以基层“微力量”促社会治理“大协同”。

在合肥市公安局新站分局,该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立体化协同任务管理,针对城区、治安状况复杂区域,精准助力基层派出所找准民生“痛点”。前不久,合肥武里山天街商圈保安队员巡逻时,遇到一起醉酒顾客闹事事件。当事人因饮酒过量与店员起争执,眼看冲突将起,还引来民众围观,影响了商圈正常秩序。巡逻保安员立即启动“警保联动”机制,三名队员先上前劝阻,同时通过专用对讲机向派出所报告。派出所接令后五分钟内赶到,与保安员默契配合,迅速稳住现场。

这正是合肥公安推动警保联动的日常写照。除了组织保安员等社会力量在商铺等盗窃高发区开展“亮灯”巡逻,中心还通过对讲机让保安员与派出所社区警务指导室保持常态联动,用协作织密安全网。

合肥新站公安还整合行业资源,组建了外卖员、律师、旅馆业、燃气送气工等多支义警队,累计吸纳7600余名义警,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280余场。

基层治理不仅在协作模式上求突破,在管理方式上也从“以人管人”转向“信息赋能”。

“您好,合肥护企110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我们一个员工离职后带走了设计图纸,生产仿冒产品,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前不久,一起警情迅速流转至合肥市高新分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快速追回了公司设计图纸和核心技术数据,有效保护了公司的知识产权。

为及时解答企业诉求,合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民意中心分别建立护企110热线,组建12名涉企“政策专员”,24小时在线。同时,他们分行业、分区域组建441个“警企议事群”,实时回应企业员工安全培训、交通乱点整治等各类诉求,确保企业遇到困难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民警。

从“以人管人”到“信息赋能”,越来越多信息资源汇聚到基础管控中心,让基层治理更能集民智、汇民力,服务也更精准高效。(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社区和学...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整个“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最新或2023(历届)六五普法...   20XX年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为高起点地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我院按照《自治区总工会“六五”...
2025年东海海域“护航开渔行... 中新网上海8月5日电 (谢梦圆 张晓宇 郑臻)5日,2025年东海“护航开渔行动”正式启动。此次行动...
三超新材使用近7000万闲置自... 近日,南京三超新材(维权)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554,以下简称“三超新材”)发布了关于使...
最新或2023(历届)学校六五...  为努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结合教科系统实际,特制定20XX年普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