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8时,81岁的退伍军人孙灶立时隔十六年再一次跳入水中,勇救落水者。8月5日,孙灶立对记者表示,“我称不上英雄,有人喊救命肯定要去救。”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实习生 林资翔 编辑 邹桥(00:51)
8月5日早上,上海杨浦区一幢普通居民楼里,81岁的退伍老兵孙灶立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距离跳水救人已经过去五天,但回想起那一刻,老人仍觉得千钧一发。“救人是第一位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这是本能反应。” 孙灶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当天上午,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他的老战友们,来到孙灶立家中走访看望。大家送上了鲜花和慰问金,也送上了关心和致敬。一位邻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现在想想都心跳得厉害,他已经81岁了,太伟大了。”邻居告诉记者,“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与孙灶立同住在一栋楼内,“现在我们楼里有两个英雄了。”
8月5日,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延吉新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到退伍老兵孙灶立家中走访慰问。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我觉得我不算英雄,对我们来说,黄继光、董存瑞才是英雄。”事件发生后,孙灶立谦虚地说,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听到网友们都称呼其为“上海模子”,他又满脸笑意,“至少没给上海人坍台。”
7月31日8时许,上海杨浦公园内一名年约八旬的阿婆不慎从桥上滑入水中,桥面距离水面约两米,处境十分危险。围观者数人,大家干着急,却一时无人能下水施救。那时孙灶立正在附近活动,听到呼救声立刻赶了过来,看到落水者面部朝下,来不及脱衣服就径直跳入水中。
对年事已高的孙灶立来说,这并不是一次轻松的救援。在水中,体力消耗给他带来极大困难。抓住落水者并将其拖回岸边的过程中,孙灶立因体力透支,被迫停顿喘息。之后,他用尽全力将落水者推向岸边,同时在岸上群众的协助下,阿婆最终获救。彼时,孙灶立面色苍白,身体有些不适,湿透的衣裤紧紧贴在身上。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对他和落水阿婆进行初步检查,两人被送往医院进一步观察,所幸均无大碍。
孙灶立救人现场。本文图片来源: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在被救护车送到新华医院后,孙灶立的儿子随即在医院为他挂号,并自付了2000元医药费。孙灶立说,“吊完水我就赶紧回去了,怕回去得晚,家里人担心。”
回到家,孙灶立把救人的事情告诉了妻子陈玲娣,对方并不意外。她告诉记者,“当然是开心,但我也‘骂’了他,让他这么大年纪了也要注意身体。”
孙灶立同时也接受了家人的夸奖与“批评”。“他们觉得我做的是很好的事,但同时说我一把年纪了,还做这么危险的事,担心得很。我让他们放心,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不会做的。”孙灶立告诉记者,“在日常对子女的教育中,也告诉他们要量力而行,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以前的战友们看到了孙灶立见义勇为的新闻,8月5日一早组团来看望。“他会做这件事我们并不意外,但我们还是在心里替他捏了把汗。”孙灶立的战友杨友泉告诉记者,“人民群众在危难之际,毫不犹豫跳下去救援,这就是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精神品格。”
战友们合影留念,前排右一为孙灶立。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战友们制作的退伍军人纪念册。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事实上,这并非孙灶立首次救人。2009 年,65岁的他曾在和平公园勇救3名落水盲人。当时也是在危急时刻,孙灶立连衣服裤子都来不及脱,“扑通”一声跳进湖里。他在近2米深的水中往返数次,将遇险者一一托上岸,事后才知道自己救的是盲人。从花甲到耄耋,孙灶立始终身体力行,诠释着 “退伍不褪色” 的担当。
战友们将16年前孙灶立的事迹塑封留念。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目前,上海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已在密切关注此事,将按程序为孙灶立的义举申报见义勇为表彰。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方面表示,孙灶立的见义勇为值得学习,体现了退役军人的精神品格。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坚持在思想上引领老兵,政策上关心老兵,行动上温暖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