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安徽省泾县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刚发布,应急力量便迅速集结,将受山体滑坡威胁最大的两个乡镇的100余名民众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这一幕,正是全省上下以气象预警为令,全力应对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的缩影。
7月31日20时许,“竹节草”移入安徽境内,给安徽大部地区带来风雨影响,截至8月2日14时,全省共2010个站点降水量超过50毫米。面对风雨挑战,安徽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台风走势,早部署、强联动、精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台风未至,防御先行。7月29日天气会商后,省气象局立即进行再部署,要求防台风、抗旱两手抓,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30日9时,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加强与省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和分析研判。31日12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合肥、滁州等8市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监测到风雨影响持续加大后,省气象局于当日17时将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并要求各单位强化值守,全力做好监测预报预警,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预报预警信息迅速转化为防灾减灾的实际行动。7月31日8时30分,根据气象预警,芜湖海事局对辖区内水域所有船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引导船舶就近锚泊避风。截至当日下午,安徽沿江共启用13个锚地和8个临时停泊点,安全锚泊船舶2600余艘次,辖区渡船、危险品船舶及港口作业船舶全部停止作业。台风影响期间,合肥市600个在建工程暂停室外施工,15个涉山涉水旅游景点关闭,巢湖水面船只全面禁航。宣城市根据气象预警信息紧急转移安置465户1065人,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安徽各地气象部门闻“风”而动,结合实际展开精细化服务。铜陵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农业气象专报,指出降水缓解高温干旱的同时,提示农户防范低洼地块积涝与作物病虫害,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白姜基地指导防渍;马鞍山市气象局运用智能网格预报、多波段雷达组网平台等,动态分析风雨影响,通过微信群、短信等与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实时共享信息,协助供电部门巡检变电站82座、输电线路115条,保障城市运行稳定;滁州市气象局聚焦滁宁轻轨运营安全,依托“皖东气象哨”小程序,每日更新台风路径、风雨强度等信息,在气象服务联络群中实现信息分钟级互换,为轻轨设备加固、人员避险提供支撑。
此次台风过程对缓解安徽省当前旱情比较有利。安徽省气象局将继续紧盯天气发展形势,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为后续科学决策提供气象支撑。
(作者:李雯 曹雯雯 邢程 胡姝旸 陈怡洁 胡期望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