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鸣霄
8月3日,在“湾区新机遇 合作新平台”广东企业家对话高质量区域合作圆桌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及广州国际商会等代表分别从产教融合、区域协同、平台联动等维度,分享了广东与黑龙江在中医药创新、医疗检验、农业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实践与展望,勾勒出大湾区与黑龙江资源互补、技术共融、市场共拓的发展新路径,为区域高质量合作提供了务实样本。
产教融合筑基
中医药创新共拓国际市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荣源以“百年传承与创新突围”为主线,解析中医药发展的新机遇。杨荣源强调,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企业需求与科研创新的快速对接,通过整合科学家团队与企业资源,加速中医药成果转化。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中医药市场规模达9524亿元,中国仅占9.24%,这反映中国中医药“走出去”的不足,凸显阐释物质基础与科学原理的紧迫性。杨荣源特别提到黑龙江的“道地药材”优势,如鹿茸、人参等,并表示将与哈药集团、珍宝岛药业等哈尔滨本地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区域协同赋能
医学检验搭乘数字经济快车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副总裁柳盛伟既是大湾区企业代表,也是黑龙江发展的“参与者”。2015年成立黑龙江金域公司,让他深刻感受到黑龙江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人才资源与务实的人文环境。
柳盛伟介绍,金域在黑龙江探索出“技术+人才+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与牡丹江的大学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专业人才,与20余家县级医疗机构共建区域中心实验室,实现市县医疗资源共享,成为黑龙江医疗卫生的重要力量。面对健康中国政策与基层医疗均等化目标,金域正尝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探索数字经济下的检验服务升级。“医学检验是‘健康哨兵’,在数字浪潮中,我们需要将大湾区的信息技术与黑龙江的资源形成产业链协同。”他强调,区域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平台联动促融合
南北资源互补共绘发展新篇
广州市贸促会展览部部长林竞元以“融湾联北 商通未来”为题,聚焦平台在南北合作中的桥梁作用。他说,大湾区8000万人口,催生了旺盛的高端食品需求。
林竞元以五常大米为例。他说,通过展会持续推广,这一曾不被广东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如今已成为广东市场最受欢迎的大米之一。他进一步分析南北合作的互补性:黑龙江的农业现代化、生态资源(如碳中和、碳排放交易)与大湾区的科技、开放平台(自贸区)可形成联动。作为“超级联络人”,广州国际商会计划在现代农业、跨境贸易、产业合作三方面发力——为黑龙江企业提供展会精准对接、跨境贸易服务;利用大湾区68个领馆、跨境电商平台及对俄贸易渠道,搭建双向桥梁,助力两地企业共享发展机遇。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南北资源的深度整合,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