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市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
创始人
2025-08-05 08:26:21
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仇兆燕 朱艳霞

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成为城市发展新的逻辑起点,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供给和金融支持逻辑也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金融业如何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传统模式依赖土地抵押和政府隐性担保,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开发,而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强调项目自身现金流和市场化增信,资金配置更加均衡,涵盖新基建、民生工程和产业升级等。同时,融资方式从银行信贷主导转向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资金期限结构也更匹配长周期项目需求。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多家机构也表示,将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金融供给发生根本性转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未来金融将加大对智慧城市、绿色低碳设施、城市更新等更具可持续性领域的支持力度。金融支持将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通过项目自身现金流和多元化融资工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高效的融资渠道,培育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认为,与过去相比,融资渠道建设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与效率,确保资源精准投向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将从单一融资向“融资+制度+可持续”的综合方案转变,体现出向更绿色、更韧性的城市金融战略转型。

融资渠道建设、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也将与现在有所变化。叶银丹介绍,在融资渠道建设方面,未来将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重点支持收益可覆盖的公益性项目,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试点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覆盖保障性住房、市政设施等领域。政策性银行将扩大专项贷款规模支持城市更新,同时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等创新金融工具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在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方面,未来的趋势是全链条、数字化和区域差异化。金融机构将提供从前端规划咨询到中期开发贷、并购贷,再到后期资产证券化的全周期服务。不同城市将采取差异化支持策略,超大特大城市侧重存量更新融资工具和创新型金融工具,而县域城镇化则开发普惠型基建金融产品。

城市更新需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半场的主战场,毋庸置疑,城市更新行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需求,然而城市更新回报周期长,需要多元资金和灵活政策的支持也是避不开的现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就需要从传统的增量市场做信贷调整到从存量市场做信贷,持续调整信贷结构和投放重点。

同时,城市更新更离不开耐心资本的支持。严跃进认为,对于保险资金来说,要发挥好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一是要关注本轮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即资产价值低估的情况。二是要持续关注城市运行中的安全需求,预计后续关于为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各类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的需求会增加,如工程建设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保险资金通过介入此类领域,本身就是其主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降低企业和居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损失,增强城市的风险抵御能力。

陈辉也认为,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韧性提升,通过巨灾保险、气候保险和基础设施保险,帮助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冲击,实现公共服务的快速恢复与持续运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长期资本供给,利用规模大、期限长的保险资金,通过基建债券、绿色项目融资或PPP模式,投资于交通、可再生能源和保障性住房等长期项目。此外,保险业还可提供项目增信与可行性支持,通过履约保证保险、建安工程一切险等产品,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感知,减少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这也给银行业和保险业带来了新机遇。叶银丹认为,在推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银行业可以提供全周期的融资支持,包括政策性银行的专项贷款、商业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以及REITs配套融资等。保险资金可以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重大基建项目,同时开发专项保险产品来覆盖城市更新、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风险。此外,保险业还能通过巨灾保险、气候风险保险等创新产品,增强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协同合作将进一步放大金融支持的效果。通过“贷款+保险”组合工具等方式,两大行业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严跃进认为,金融机构可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持续关注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工作。二是要关注产业升级与创新。本轮城市发展正处于中国内循环发展的关键期,所有城市工作都需要和内循环的工作目标进行结合。三是要密切关注城市的高品质发展需求。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各家金融机构也深入学习相关精神,紧抓发展机遇。

建设银行表示,将充分发挥建设银行“因建而生、因建而兴”的特色传统优势,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深刻把握“五个转变”“五个更加”重要原则,不断加大对民生改善、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绿色治理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推动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落地方面,将有效发挥建设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金融等领域的专业优势,扎实做好城市更新金融支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邮储银行表示,将深入践行城市更新行动要求,紧密围绕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核心任务,创新整合房地产行业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打造“外延式发展+精准化深耕”双轮驱动模式。从支持老旧小区翻新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到助力历史街区重焕光彩,赓续城市文脉;再到推动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守护城市运行“生命线”,为城市系统性焕新注入金融动能。

中国人保强调,要积极作为,坚守“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立足保险风险保障和资金融通的性质功能,服务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服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把握保险服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中国人寿表示,将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不断优化金融产品供给,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健康服务体系;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助力城市防灾减损,强化风险减量管理,为城市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险保障;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抓住城市内涵式发展新机遇,主动参与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切实发挥行业头雁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严跃进表示,银行业保险业要聚焦城市发展的新特征,把握好新目标和任务,持续有力做好支持工作。“过去一轮城市发展伴随着房地产的大规模扩张,对于购房按揭贷款等业务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也显著影响了银行业的信贷结构和规模。当前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发展进入相对成熟期,适当调整信贷投放,尤其是研究城市发展中新的信贷需求很关键。”严跃进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视说丨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转自:中国经济时报商务部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
西藏:今年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 今天(8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西...
百邦科技涨2.04%,成交额5... 8月5日,百邦科技盘中上涨2.04%,截至11:06,报11.99元/股,成交5286.45万元,换...
OMV上调欧洲石化品利润率预期 (来源:中化新网)  中化新网讯 7月31日,奥地利OMV股份公司宣布,上调全年烯烃、聚乙烯(PE)...
老虎证券(香港)资管:鲍威尔鹰... 美联储于香港时间上周四(7月31日)凌晨结束议息会议,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对此,老虎证券(香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