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梨园弟子
成语咸阳
【释义】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称戏班为梨园。也指宫廷歌舞艺人。《成语大词典》释曰:“指专门从事戏剧艺术的人。”
【出处】
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典故】
清乾隆进士孙星衍在《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记载:“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指玄宗)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植梨树,因名曰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现代人李尤白专门写过一篇《梨园考论》,考证了梨园的来历。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园。果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由一个单纯的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史载,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
《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是说唐玄宗当年的梨园弟子新添了根根白发,椒房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容颜衰老。“梨园弟子”“椒房阿监”,都是平时唐玄宗、杨贵妃生活的见证人,而今都垂垂老矣。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流转、今昔的变迁之慨,写出了唐玄宗后半生的凄惨。“椒房”,后妃居住之所,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兼辟除恶气,使有香气。后亦以“椒房”为后妃的代称。“阿监”,宫内近侍之女官或太监。“青娥”,年轻的宫女。
来源:《成语话咸阳》编辑:鲁晴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