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军事理论“创新之误”
创始人
2025-08-05 07:38:19
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谨防军事理论“创新之误”

    ■温鸿鸿  邹  力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积极抢占军事理论战略制高点,研发契合未来战争需求的前沿理论成果,已成为牵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受技术迭代、多元交叉、实践检验等影响,世界军事理论创新存在诸多误区,也不同程度存在动力不足、活力不够、方向偏离、质效低下等问题。只有谨防军事理论创新走入误区,打破军事理论创新困境,才能以理论研究引领战争实践创新发展。

    谨防“空中楼阁”之误,要脚踏实地。智能化、无人化技术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了广袤空间,但部分研究却陷入脱离战场实际、超越技术承载的误区,这些理论创新不仅无法为作战指挥、战法运用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还可能消耗大量研究资源,错失军事技术研发与装备建设的重要机遇期。美军“未来战斗系统”的折戟便是如此,由于设计理念过于理想化,试图整合大量尚未成熟的前沿技术,未充分考虑实战中的复杂性和成本限制,在历经6年、耗资数百亿美元后被叫停终止。军事理论创新应当立足硝烟弥漫的真实战场,深入研究作战部队的实际需求,杜绝盲目追求技术堆砌,要建立合理的技术评估机制,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效验证,在技术可行性与战略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开展研究攻关,切实推动理论创新成果向实战能力转化。

    谨防“闭门造车”之误,要广开研路。军事理论研究中“闭门造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将以往经验奉为圭臬不思变通,有的沉溺于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推演,有的对军事变革浪潮与颠覆性技术冲击缺乏深刻认识……凡此种种,其结果必然是理论严重滞后于战争形态的演变,最终在实战中酿成灾难。二战初期,波兰军方仍坚持“骑兵迂回、步兵固守”的线性战场,忽视了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作战效能的发挥,在作战计划制定上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面对德军“闪电战”这一新兴作战理论与装甲集群的协同攻击,波兰军队的作战体系瞬间崩溃,最终导致国家迅速沦陷。军事理论创新应突破固有思维定式,以开放多元的视角破局,既要深入部队一线,将战场需求转化为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也要搭建军地融合、跨域协同的交流平台,在思维碰撞中催生颠覆性作战理念,持续推动军事理论研究向实用、前瞻、预测等方面转型。

    谨防“单打独斗”之误,要交叉融合。现代军事科学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的趋势,在研究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线性、分散且封闭的研究模式,不仅难以应对复杂军事问题的挑战,更会限制军事理论研究的创新活力与发展空间。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是多技术融合制胜的战例,以色列军队以无人机诱饵诱使叙军雷达开机,电子战飞机锁定信号源实施全频段压制,预警机实时解析坐标并分配火力,战斗机发射反辐射导弹精准摧毁目标,环环相扣形成闭环摧毁链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摧毁了叙利亚19个地空导弹连。智能化时代,军事理论研究正朝着集成创新、融合创新的方向迈进,应积极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平台的军事理论协同攻关机制,吸收地方技术单位共同参与联合攻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作战人员一道论证,汇聚众智,造就紧贴实战、引领变革的创新理论。

    谨防“纸上谈兵”之误,要实践检验。当前部分军事理论研究过度依赖模型推演和理论假设,缺乏真实场景的检验与修正,看似创新性强的作战理论,在真实战场环境中却频频碰壁,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战场效能。“海神之矛”行动中,美军为保障作战行动成功,在训练基地1∶1复刻作战现场建筑与地形,突击队员置身模拟战场环境,围绕机降、突击、突防与撤离等关键环节,展开多轮全流程模拟演练与细致复盘。唯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军事理论,才能在真实战场上发挥作用,应综合运用技术仿真、实兵演习、实战检验等多种手段,对军事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验证,在“提出构想—实践验证—修正完善”的螺旋式上升路径中,创造出适应复杂战场、能够克敌制胜的作战理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南化工涨2.12%,成交额1... 8月5日,江南化工盘中上涨2.12%,截至10:11,报6.27元/股,成交1.81亿元,换手率1....
三年内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 转自:工信微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
北京4所高校,拟获推免资格! 8月4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北京市2025年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的公示》,拟推荐北京电子科技...
信达生物现涨近4% 口服小分子...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吸波材料板块活跃 飞荣达涨幅居...   08月05日消息,截止10:15,吸波材料板块活跃,飞荣达、南京聚隆等个股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