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会议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部署,充分体现完整、系统且长远的战略考量。
增加市场的吸引力,首先需要改善投资预期。关于市场吸引力,如果侧重于资金端,那么“吸引力”是指持续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如果侧重于强调“谁来买”,则体现为对境内外资金、优质企业的持续虹吸效应,如前期关于长期资金入市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重点在于聚焦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优化“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例如鼓励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定投等,改善市场投资回报预期,提高投融资便利性,增强资源配置功能,加强金融开放等方面,着力提高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包容性,则需要创新制度设计。市场包容性往往聚焦于企业端,是指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关键枢纽作用,表现为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的全覆盖支持,以及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侧重于“谁融资”的问题,前期科创板“1+6”政策就是包容性思路下的改革。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持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打破行业壁垒支持各行业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完善制度设计以满足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国际资本等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需求。增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还需要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质效。随着科技竞争愈发激烈,对资本市场加力全面深改、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包容性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因此,供给端需注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鼓励科创企业上市、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会议提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一方面是对资本市场功能性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对市场定价修复带给宏观经济、微观预期正反馈效应的肯定。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明显改善,上证指数由最低3040点持续升至3600点以上,创业板指也由最低1756点升至2400点以上;恒生指数也达到近两年的新高,股票市场逐步回暖,进一步稳定投资者信心。一方面增强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更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利于扩大内需、化解风险、改善预期。
接下来还要通过多方面措施,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势头。中长期的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发展更多依靠业绩驱动、制度变革驱动。市场运行逻辑的深刻变化为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奠定良好基础。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势头,可以通过多方面措施,一是进一步增量扩围资本市场调节工具,包括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工具额度使用和政策安排等;二是一些专家建议,创设新型金融工具,增加对中央汇金公司的流动性补充,整合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金融控股平台等资源,增强其稳定资本市场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化中央汇金公司的类平准基金相关操作,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依然较多,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仍不可掉以轻心。
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开放和生态优化,构建一个能高效配置资源、广泛服务各类主体、兼顾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现代金融体系。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存在,困难挑战不少,但由于经济基本面保持稳进态势,宏观调控保持积极有为,改革举措稳步落地等确定性因素,使得制度优化驱动资本市场增强稳定性、吸引力的底层逻辑更加明晰。
上一篇:税惠助夏收 果农添动力
下一篇: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