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称“被索要40万赎金,孩子疑遭电击”
曹先生收到的索要赎金视频截图。张某收母亲证实是其儿子。“出国背贷100万元,可到手30万元至40万元。”近日,山东菏泽20岁青年张某收疑似受“高薪职业”诱惑,6月底经泰国被骗至缅甸。
一个月后,家属收到孩子遭受折磨后的视频,对方开口索要40万元赎金。
8月4日,当事人母亲、舅舅曹先生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这起拐骗案始末。
受高额贷款提成引诱
20岁小伙身陷缅甸
据曹先生介绍,张某收此前在青岛某酒吧工作,经同事孙某介绍结识一“朱姓富人”。对方称可安排张某收出国,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成功后抽取高额提成,剩余债务由公司承担,“贷款100万元,可获提成30万元至40万元”。但需先赴马来西亚包装身份,途经泰国中转。
曹先生回忆,为筹集出国费用,张某收通过零首付购车再抵押的方式,勉强凑齐1万余元路费和验资资金,出发前还向他借款1000元。6月27日,张某收从青岛出发,经上海、杭州中转,28日抵达泰国。
张某收发给曹先生的聊天记录显示,抵达泰缅边境后,张某收开始起疑,多次询问孙某、朱某“是否要将其卖到缅甸”。
孙某、朱某则称其“庸人自扰”,反问“手机、护照不是还在你身上吗”。
聊天记录显示,张某收告诉对方,“我最后相信你们一把,我要出事,你们也跑不了。”
6月29日,张某收乘车进入缅甸,同时和曹先生约定暗号——如果遇险会发数字“2”。
但当天下午情况急转直下,张某收告诉曹先生,“来接我们的人都是带枪来的,还有弹夹……立刻报警,联系大使馆。”
当晚张某收失联,次日电话关机。张某收发给曹先生的最后一条微信定位显示在缅东妙瓦底。
遭视频索要赎金40万元
因未如期支付被对方拉黑
7月15日起,张某收的舅舅曹先生和母亲开始发布寻人视频,寻求第三方救援。其间多次收到勒索信息,有人使用AI技术伪造张某收照片,或冒充当事人身份索要钱财。
7月30日,曹先生收到一段视频。画面显示,一名寸头男子侧躺在床,双脚肿胀发黑。张某收母亲确认视频中的人就是儿子。
曹先生表示,从视频可见“他腿部有电击伤痕、钝器击打痕迹,以及蚊虫叮咬造成的伤口”。经专业人士鉴定,该视频并非AI合成。
发送视频者自称缅甸园区工作人员,要求两天内支付40万元赎金,需转换为虚拟货币汇至指定账户。对方还威胁,如曹先生继续通过直播寻人,将把张某收转卖至其他园区。
“家里只有几万元存款,目前已借款十多万元,准备出售老家房产,最多只能凑齐20万元。”曹先生表示,因未能按期支付赎金,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张某收母亲因儿子的遭遇,精神状态极差,此前听到勒索消息后曾当场晕厥。她告诉记者,儿子平时孝顺懂事,经常为家人购买物品,但经济管理能力较差,属“月光族”,时常入不敷出需向家里借钱。此前张某收曾创业失败,亏损约5万元,由家人贷款帮其偿还。
此前,曹先生已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求助,家属也在张某收户籍地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山东省公安厅已成立专案组负责此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林梦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