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电视台网站近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分析了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敌意”的真正原因。文章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影响,并非美国政治精英所宣称的那样。
半岛电视台网站文章截图文章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通常依赖于“全球南方”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以确保主导全球供应链的跨国公司获得高利润。而通过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交换,西方国家长期净榨取“全球南方”的价值。
文章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向西方投资和贸易开放以来,为西方企业提供了主要的劳动力来源。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工资水平大幅增长,高于亚洲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发生这种情况有几个关键原因。首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逐步吸收,工人议价能力增强;其次,国家不断完善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这对中国和中国工人来说是积极的变化,但却压缩了在华西方企业或依赖中国制造的西方企业的利润。
文章指出,鉴于这一切,西方国家的资本家迫切希望采取一些措施来恢复他们获得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机会。目前,西方商业媒体越来越多地提倡一种选择,即将工业生产转移到工资更便宜的亚洲其他地区。但就生产损失、需要寻找新员工以及其他供应链中断而言,这代价高昂。另一种选择是,掀起经济战,或者是通过军事威胁等方式破坏中国经济稳定,以压低中国工资状况。
半岛电视台网站文章截图文章继续分析认为,推动美国对中国“敌意”的第二个因素是技术。过去十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制造了自己的商用飞机,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世界,并享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智能手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成就原本被视为发达国家的“专属”,但如今却在中国实现,实属史无前例。
文章认为,这一现状给西方发达国家带去了一个问题——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依赖技术垄断迫使“全球南方”廉价出口资源以换取关键产品。而如今,中国技术崛起正打破这种垄断,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负担的替代来源,直接动摇了西方不平等交换的根基。因此,制裁、军事威胁等成为西方国家应对中国的手段,目的都是拖慢中国的发展。
文章最后指出,总而言之,西方对中国“敌意”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实现了自主发展,而这正在瓦解西方资本积累所依赖的帝国式格局。
编译丨李琳
签审丨魏郁
监制丨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