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8月1日上午,武汉市发改委老干部活动中心内,30余位军转老干部高举右拳,誓言铿锵震彻会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一场以“庆八一·忆军营”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在此温情上演,老干部们以故事会、歌舞表演等形式,重温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让永不褪色的军魂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军歌嘹亮 唤醒峥嵘记忆
活动在庄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拉开序幕。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满头华发的老干部们不约而同起身肃立,挺直的脊梁仿佛仍带着军营里的挺拔军姿。他们齐声高唱,歌声里有对军营的眷恋,更有对祖国的赤诚,瞬间将在场者带回那段硝烟与热血交织的年代。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重温《军人誓词》环节,90岁的邓继艾老人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字字坚定。这位1951年参军入朝的老战士,手按胸口的动作标准得如同当年在新兵连宣誓时一般。“这誓言刻在骨子里,一辈子都忘不掉。”他的话道出了在场每一位老兵的心声。
故事滚烫 镌刻英雄底色
故事会现场,成了老干部们打开记忆闸门的温暖角落。邓继艾老人率先走上台,颤巍巍地展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他19岁刚入伍时,与战友们在鸭绿江边的合影。“零下四十度的阵地,棉衣冻成了硬壳,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霜,但没人敢后退一步。”他缓缓讲述起坚守高地的战斗:美军的炮火像冰雹般砸向阵地,积雪混着弹片飞溅,全连最终以仅剩10余人的代价,守住了那座不足百米的“生命屏障”。
“倒下的战友用生命告诉我们,阵地在,国家就在。”说到动情处,老人抹了抹眼角,“现在日子好了,但我总想着,要做个永远不褪色的战士,才对得起他们。”
其他老干部也纷纷分享往事:有人回忆参与重大军事演习时,连续72小时不眠不休保障通讯畅通;有人讲述退役后投身地方建设,将军营里的“执行力”带到项目攻坚中……一个个带着硝烟味、汗水味的故事,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军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担当。
歌舞传情 永葆军人本色
歌舞表演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68岁的陈春华老人带来独唱《我是一个兵》,虽无伴奏,他却唱得字正腔圆,眼神里的坚毅让人仿佛看到当年那个刚入伍的青年。独舞《绿色军衣》中,72岁的李阿姨旋转、踢腿动作利落,军绿色演出服在灯光下格外亮眼,舞姿里尽是军人的飒爽。
“这些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导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都藏着我们对军营的念想。”陈春华说,退休后他和老战友们常聚在一起排练,“穿上演出服,就像回到了部队,浑身是劲儿。”
薪火相传 续写时代华章
“老干部们的经历是鲜活的教材,他们的精神是宝贵的财富。”武汉市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处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既是对老干部的关怀,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这些曾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退役后又投身地方建设的老兵,用一生诠释了“军人”二字的重量。
活动结束时,老干部们共同举起手中小国旗,合唱《歌唱祖国》。歌声里,有对往昔的致敬,更有对未来的期许。正如陈春华所说:“一次当兵,终生是兵。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带着军人的底色,为武汉发展、为国家富强继续添砖加瓦。”
军旗猎猎,映照初心;岁月流转,军魂永驻。这场特殊的“八一”庆典,让峥嵘岁月里的坚守与奉献,成为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廖亮 周钢 叶正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