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8月3日,“阳高红”西红柿产销对接会暨阳高县农特产品北京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举行。来自山西阳高的14个品种的西红柿与数十种农特产品集体亮相,并以 “火山好物” 的独特标签,给首都消费市场带来新体验。
在推介会现场的 “阳高红” 展示区,14个品种的西红柿依次排列:通体嫣红的 “硬粉” 圆润饱满,“普罗旺斯” 果皮泛着自然光泽,迷你可爱的 “釜山 88” 则像一串串红宝石。一位来自北京某商超的采购经理拿起一颗 “甜脆脆” 咬下,汁水瞬间在口腔迸发,“这酸甜度太绝了,难怪叫‘阳高红’,果然名不虚传!”
这份独特口感源自阳高县不可复制的自然禀赋。地处北纬39°-40°黄金种植带的阳高县,拥有15度以上的昼夜温差,火山喷发形成的富硒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3000小时的年日照量与地热水灌溉资源,共同赋予 “阳高红” 西红柿高糖度、细腻无渣的果肉,以及 “脆嫩多汁、酸甜适口” 的标志性口感。
阳高县县长谢云介绍,依托这份自然馈赠,“阳高红” 年产量已突破8万吨,产值达5亿元,不仅走进周边省市的商超菜场,更通过电商平台端上全国百姓的餐桌。“这颗小红果,是阳高农民的‘致富果’。”
“阳高红” 的走红并非偶然,背后是全产业链的精心打磨。推介会现场发布的《“阳高红” 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清晰展现了阳高县对品牌培育的系统布局,从资金扶持、科技赋能、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十个方面精准发力,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更优质的品种;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确保鲜果“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度,确保“阳高红”系列产品成为国内蔬菜市场上的“品质标杆”。谢云还介绍了阳高县的杏脯、杏仁露等杏产品,以及黄瓜、青椒、茄子等有机蔬菜,胡麻油等粮油产品。
新发地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始终致力于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拓宽市场渠道。未来新发地将通过市场资源、物流网络及品牌推广等优势,持续支持阳高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战略签约仪式上,阳高县企业与多家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及批发市场代表达成合作协议,涵盖“阳高红”西红柿、杏制品、有机蔬菜等十余种产品。此外,阳高县还与《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签署品牌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联合开展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姜泽菲(EK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