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丨怎么看?华为要求用户在购买Pura 80时签知情书
创始人
2025-08-04 20:17:36
0

这段时间大家在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是:华为要求用户在购买Pura 80时签署鸿蒙系统知情书。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先从商家侧来探讨。商家在售卖产品时,需要先签订一个知情书。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会对产品的销量起抑制作用的。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做?

答案显而易见,以免顾客因为软件适配不足,事后出现“扯皮”的现象。毕竟,硬件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找到门店“扯皮”,也退换不了货。

当然,在知情书里也说清楚了,硬件有问题肯定该退货退货,该换货换货。知情书的签署并不影响产品的正常售后。

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试想一下,会不会有消费者在购买时是这种心理:嗯,这是华为的新手机;嗯,国产鸿蒙系统应该支持;嗯,这个系统用起来还挺流畅的,买!

可能在购买时,他们并没有仔细地去想,这个产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此前在苹果或安卓生态上的所有的软件需求,当下的鸿蒙是否满足?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鸿蒙已有3万多款应用数量,覆盖了Top 5000应用中的绝大部分。但从绝对值上看,与安卓、iOS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应用数量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在安卓、iOS两分天下的状态下,要硬挤出一片天地,其实是相当困难的——此前,微软和诺基亚就全力尝试过,推出了本身系统体质很优秀的Windows Phone系统。即便两家国际巨头强强联手,由于应用生态没能建设起来,最后也不了了之。

在这个状态下,要新成长起来能够与两巨头抗衡的生态,需要经历一个不短的磨合周期,这是无法规避的必然。

在这个必然的前提下,华为一些门店要求用户在购买Pura 80时签署鸿蒙系统知情书,明确告知“部分软件未适配”“功能可能存在缺陷”,本质上是将选择权前置。这种做法一方面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续纠纷。

搞清楚了自己的需求,再来决定买不买,是一种更理性的消费态度。毕竟,“扯皮”起来,对门店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劳神费力的事儿。

用户签署文件后仍保留符合相关规定的退换货权利,这意味着退换售后的责任并没有降低。“丑话说在前头”降低的是期望落差。这种“低承诺、高兑现”的策略,其实比过度宣传更能积累长期口碑。

有第三方调查显示,消费者更倾向购买主动披露缺点的产品,这种做法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度。于厂商而言,透明化也能筛选出高忠诚度用户,这能为此后的全生态消费潜力深挖做铺垫。

把视野再放宽一些:这个热点,某种角度看也呈现了一个普适原则——信息爆炸时代,坦诚才是最高效的沟通。“先小人后君子”的范式,本质是商业规范进步的体现。企业敢于展示短板,用户才能做出理性选择;社会包容技术创新的阵痛,自主化突破才可能真正落地。

在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把利弊说在前面”的勇气。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安药业A股股东户数减少597... 8月4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福安药业A股股东总户数为4.1万户,较上期(202...
向海而兴,“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顶住压力、稳中向好,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城发环境A股股东户数减少445... 8月4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城发环境A股股东总户数为2万户,较上期(2025年...
派瑞股份A股股东户数减少150... 8月4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派瑞股份A股股东总户数为3.45万户,较上期(20...
OpenAI旗下ChatGPT...   OpenAI 于周一宣布,其旗下 ChatGPT 本周的周活跃用户数将达到 7 亿,较 3 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