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全流域鱼类资源恢复明显
创始人
2025-08-04 18:56:34
0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当前正处于十年禁渔中期关键节点。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全流域鱼类资源总体恢复明显,小型化趋势得到遏制,中大型个体增多。

  不断添丁

  江豚人工繁育渐成熟

  在长江十年禁渔推动下,江豚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持续改善。我国对江豚数量考察每5年开展一次,2022年其种群数量为1249头,较2017年增长200多头,增长率达23.4%。

  江豚是长江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微笑天使”和“水中大熊猫”。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了解到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江豚的人工繁育技术已逐渐成熟。

  在该研究所白鱀豚馆,科研人员用超声影像技术为江豚体检,监测显示馆内江豚健康状况良好,近期已有两头雌性江豚怀孕,有望明年繁育新的江豚宝宝。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的人工繁育技术逐渐成熟,截至目前,人工环境下繁育出的长江江豚已有5头,其中包括3头珍贵的二代江豚。

  该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这表明江豚在人工环境下的自然繁殖过程,包括从怀孕、生产、分娩到幼豚后期发育均无问题。馆内明星江豚“淘淘”已在人工环境生活20年,其完整生命周期为江豚人工饲养繁育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构建起长江江豚“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的保护体系。

  郝玉江介绍,我国已在长江建立8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和3个迁地保护区,形成了珍稀濒危小型鲸类保护的“中国方案”。

  “土著”重现

  赤水河流域鱼种增多

  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流域在生态保护中作用关键。自2017年先行试点禁渔以来,该流域鱼类物种数量从123种增至126种,珍稀物种从7种增至9种,长江鲟、鳗鲡等11种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重现。

  每年4月至10月鱼类繁殖肥育期,赤水河站科研人员会进行鱼类采样,详细记录每条鱼的种类、大小和重量等信息。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提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原鲤曾因过度捕捞难见踪迹,禁渔后成为优势种类,每次采样均能发现,且个体较禁渔前明显偏大。鱼类种群恢复既得益于禁渔政策,也离不开科学干预。赤水河站养殖室等饲养着50多种鱼类,工作人员通过驯养幼鱼、孵化受精卵等工作,突破珍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批量繁育后进行增殖放流,以恢复野外种群。

  作为长江水系保护旗舰物种的长江鲟,今年4月在赤水河夹江江段的野外繁殖试验取得成功,放流的成熟个体在构建的产卵场自然产卵并孵化,为其野外种群恢复迈出关键一步。

  对于连续8年未监测到野外自然繁殖的中华鲟,科研团队计划在赤水河段开展适应性放流试验,评估其野外繁殖可行性。研究员刘焕章指出,长江禁渔效果显著,建议禁渔十年后继续加强珍稀鱼类保护,在其分布水域延续禁渔政策,为物种完全恢复提供支撑。据央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业50ETF、化工ETF抄底... (来源:ETF阅天下)券商ETF ,暂无变化创业50ETF,买入1格ATETF,暂无变化——————...
欧盟前高官: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 每经AI快讯,8月4日,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对外表示,欧盟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实际已被冻...
早盘:美股继续上扬 纳指上涨3...   北京时间8月4日晚,美股周一早盘继续上扬,纳指上涨逾330点。主要股指试图收复前一交易日因疲软经...
新爆款!一月卖出十几万把!义乌... (来源:爱义乌)最近在国际商贸城二区灭蚊产品销售火热在国际商贸城二区,记者看到了许多户外露营灯被商家...
又一商业航天企业冲刺IPO 继蓝箭航天之后,又一商业航天企业冲刺A股IPO!证监会官网显示,8月1日,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