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翔:“出圈”归来是更好的样子
创始人
2025-08-04 18:46:43
0

丁宇翔

“因为媒体而‘被看见’,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提醒和鞭策,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繁华终将褪去,未来之路就在脚下。我要把无数善意的关心,转化为战胜疾病的力量,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工作。期待自己的努力,能够探索更深远的价值,践行更本原的初心,让那些被讲述的故事,在现实中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接到熟悉或陌生的群众电话,收到博士班老师同学的微信问候,朋友圈里频频刷到为他鼓劲儿的“转赞评”,法院里遇到的同事会自然拍拍他的肩——在被《人民法院报》宣传报道后,四面八方涌来的关注与关心,成为丁宇翔生活里既意外又温暖的片段。

丁宇翔是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二庭的一名法官。近日,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政法系统发出通知,号召广大政法干警向丁宇翔学习。这是继成为“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之后,丁宇翔职业生涯里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周遭的声音越响,加身的光环越亮,丁宇翔的心却越静了。

那些文字与影像川流而过,让他开始回顾这一路。回想1999年读大二的那个暑假,同学们都外出旅游,他选择的“出游”却是走访西北50多个村落,调查研究基层法治状况。也许那时,一颗为民司法的种子就已生根。

在走上审判岗位后,丁宇翔总是不吝于付出额外的精力,进行一些前所未有的探索,当年报道里提到的“双轨双平台”金融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庭审百问”要素式审理模式、“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损失核算模型……各类堪称“首创”的机制,无一不是他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在繁杂案件里总结规律、在群众需求上探寻方法的结果。如今,“双轨双平台”已经为一万六千多人提供了在线诉讼便利,运用该机制的某系列纠纷实现了700余起案件诉前批量调解,他审理的案件也入选中国证监会2023年度十大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丁宇翔审判团队的同事说,他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这一平台,最近还针对使用中新发现的漏洞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旨在降低金融诉讼专业难度的“庭审百问”,实现了平均庭审时长缩短近50%,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还大幅提升了法官工作效率。

丁宇翔对知识更新的渴求让他不知疲倦。早晚高峰的地铁上,他的手机屏幕里通常是新出的经济政策、金融新闻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推送。别人追剧解压,丁宇翔追新规“充电”。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基础上,考虑诉讼专业门槛高、普通人维权能力弱,他就把专业智慧转化为当事人看得懂、用得好的教材法宝,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打官司,即便输了也能对裁判服气。考虑金融案件涉众、多发,他就对文书精雕细琢,力求审理一案、指导一片、治理一面,让判决发挥引导行业规范运行的长远作用。

在丁宇翔身上,这种强磁场和正能量特别感染人。

“可以用在法官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他都具备。”在郝笛眼里,丁宇翔是近乎完美的形象。郝笛是丁宇翔团队的法官,被“出圈”热度辐射到的她也接受过不少采访。当被问到“丁法官突然‘火’了,还连获殊荣,周边人有什么感觉”时,郝笛特别纠正道:“我们从不觉得突然。他是一名‘宝藏法官’,这样的人就应当被发现,推树他为典型,非常令人信服。虽然荣誉很多,但他从不为声名所累,待人接物没有任何变化,忠诚负责的作风没受到丁点儿影响,有时提到荣誉他还害羞。”多年前,郝笛第一次见到丁宇翔,是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举办的裁判文书颁奖活动上。作为一等奖获得者的代表,短短一席发言甚是惊艳,一个精研业务、赤诚奉献的硬核榜样,就此烙印在郝笛的心里。

的确,丁宇翔的优秀是厚积薄发的,也是照亮他人的。在庭审、文书、调研等方面,他全能拔得头筹。同事们钦佩丁宇翔“全能”,他却对庭里的年轻人说:“我只是用了笨功夫。”考了4次才成为博士,他说,“过程比抵达更重要”;239页的超长判决,是用了4个月的周末一字一句“抠”出来的;被学界业界纷纷转发的学术文章,源于病床上从未停止的思索,在医院走廊等候的间隙,他也会看看文献。时刻伴在他手边的,不是笔记本,就是笔记本电脑,不是案卷,就是书卷。丁宇翔说,学习和写作时,会让他从生理上感受不到病痛。

丁宇翔主持召开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杨翰文 摄

大成之路无捷径,皆从深夜书灯照影来。丁宇翔的谦逊,何尝不是对后来者的勉励。标杆、领军人、天生法律人……面对赞誉和标签,他总认为自己“够不上这高度”。“审判工作要得到群众认可、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全国法官共同的追求,我没什么特别。”丁宇翔说。

光环终将褪去,而聚光灯下,丁宇翔的坐标更加清晰。出圈,是踏着时代的浪潮;坚守,则是躬身的选择、灵魂的归处。近两年,纷至沓来的采访座谈邀约像“见缝插针”一样塞进日程,丁宇翔比之前更忙了。但他安排有序,还养成规律作息,每天晨跑锻炼,他说自律不苦,慢跑完很舒服。他以坚强意志战胜癌症魔咒的故事已成佳话,神奇的是,在他返岗后,身体各项指标越来越好。“与其说我在服务群众,不如说群众的信赖在支撑我。”

化疗期间,丁宇翔调解过的一起案件的当事人覃某给丁宇翔打来电话:“看到《人民法院报》那篇报道,我流泪了,第一眼见到您,就是我想象中端端正正的法官模样。”

群众的期待、极致的热爱,像一剂特效药,让丁宇翔无惧命运的无常与险阻。

光聚毫厘处,槌落有千钧。丁宇翔,时代浪潮中的进取者,注定要跋涉暗礁险滩;为众人抱薪者,注定不可被风雪冻毙;坚定的法治信仰者,注定会化身为一种图腾和炬火,照见来时忠诚路,点燃后继传承灯。

源:人民法院报·5版

作者:张丽媛

责任编辑:陈冰|联系电话:(010)67550710|电子邮箱: chenbing@rmfyb.c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超”引力波】“文旅大礼包... 本周末,“苏超”第八轮比赛战火再燃。球场上,球员全力拼搏、球迷热血呐喊;赛场外,足球也与城市持续“双...
腾冲市中医医院当选为云南省中医... 近日,由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委会、云南省中医疼痛联盟联合主办,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
【甘快看】甘肃定西:全链发展做...   盛夏七月,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的万亩基地里,地膜覆盖的土地上,马铃薯秧子窜得正旺。农民石玉成...
波音下跌1.3% 防务部门员工...   波音防务生产员工发起的此次罢工,是这家飞机制造商不到一年内遭遇的第二次罢工  核心要点周日的投票...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发布白... 中新社广州8月4日电 (记者 王坚)由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