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檀财经
文/ 叶檀财经团队
日本为什么要拆解中国车?
2024年11月21日,欧洲最大电池制造企业Northvolt北伏,申请破产保护。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北伏就是全欧盟的希望。
创始人彼得·卡尔森担任过特斯拉供应链首席采购官,履历完美。
公司获得了大众、宝马、德国政府、瑞典政府以及欧盟数十亿欧元的补贴和各种投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八年沉浮,北伏陨落。破产时刻公司账面现金3000万美元,只够维持一周。
如今的汽车叙事,不再是发动机的喷涌,而是科技革命、产业链整合的另一套模式。
新能源汽车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故事,聚光灯下是葫芦娃般的一连串英雄。
以前,中国拆解日本车、德国车。现在,德国、日本拆解中国车。日本三洋贸易曾购买包括比亚迪“ATTO3”、上海蔚来汽车的“ET5”等16个车型,进行拆解,日经BP也是拆解中国车的常客。
结论很明确,中国厂商的优势在于,成本控制欲极强,设计定位精准,有强大的算法、软件技术。
10年前,对弯道超车的质疑不绝于耳。现在,没有人再怀疑中国新能源车的全球竞争力。过年时,曾经担任过前德国汽车行业的高管的朋友,感慨,现在的汽车行业换了天地,如果欧洲不改,行业将改变欧洲。
在赶超过程中,合作精神与资源整合、全球化布局必不可少。
独立与合作绝非对立,汽车产业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市场,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上下游智慧协作,这是致胜的秘笈。
第100家央企 极速诞生
中国的智能、新能源车行业,还在衔枚疾进。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在央企背景的车企中,仅次于一汽的220亿和东风的156亿。
至此,中国形成了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世界一流品牌。
集团成立的意义远不止规模上的扩大。
一是明确央企专业化重组的改革大方向。
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避免了兼并收购可能出现的管理层摩擦,国资委和央企改革进入从规模整合到专业聚焦的深水区。
新成立的企业,从新质生产力这一根本着手。
长安汽车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未来的业务方向包括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加速全球化发展。
企业竞争力要立足于山巅,让长安这个品牌一开始就摆脱低端价格战和内卷的漩涡。公司董事谭本宏表示:
一个企业对品牌、用户、产品等规划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要深度思考、拓展,做好行业差异化发展,规避盲目、简单地拷贝、跟风、重复,以及造成过度竞争、内卷式竞争的状态。
二是科技研发自立自强。
更好的发挥长安优势,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重庆迎来新一波增长机会。
根据测算,长安集团能够带动本地超过1000家零部件企业,五年内新增5万就业岗位,助推重庆GDP年增长1.5%,有助于高端人才集聚,提升产业链掌控力。
长安自身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缩影,如清图上河图一般宏伟,展现了汽车改革的全过程。
2017到2024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增长72.3万辆,占总销量比重从2016年的58%飙升到2024年的93%,完成了一次史诗级转型。
2025年1到6月,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售稳健增长。实现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新长安未来10年将投入2000亿,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从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未来5年,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的30万台级的全球化的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在全球深度打造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品牌。
长安汽车起源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1937年西迁至重庆,1984年,响应军转民号召,在汽车领域创业,已经构建起三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品牌矩阵。
新长安诞生后,旗下的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迎来重大机遇。
阿维塔的特点是高颜值、高智能和高价值。
阿维塔已完成三年四车战略布局,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 MPV、跑车等细分市场。深蓝汽车的新品像年轻人崇拜的明星一样,多到让人目不暇接,到2030年,将累计推出30款新产品。
长安启源定位智能移动生活家,以数智技术驱动汽车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提供融合多元生活场景且具有极致性价比的新一代产品,越级价值,降维平替。
长安坚信,未来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中的北斗天枢2.0,聚焦智驾平权、数智制造、数智运营和数智生态。
北斗天枢计划自诞生以来,长安汽车投入超过1148亿、打造了1.8万人的研发团队、建立超过5000人的软件及AI人才队伍、收获了200余项标准和9345件专利。
长安是不夜城,长安不关门,选择自主研发+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主机厂和供应商伙伴,推动全民智驾。
北斗天枢联盟与地平线、中兴、德赛西威等30余家伙伴合作,共建了AI、超级计算平台、操作系统、芯片等能力。和腾讯、百度、电信、联通、科大讯飞等伙伴合作,在大模型、车机、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共同打造开放平台。
长安不仅是不夜城,还是国际化大都市。坚持无海外、不长安,“海纳百川计划”应运而生。
公司已布局于欧洲、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五大区域。在全球拥有117家分子公司,21个制造基地,产品销到103个国家和地区。
长安还坚持无基地、不海外的原则,目前全球规划巴西、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已经建成并投产的有9个,2025年5月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的诞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长安先后在欧洲、中东非等地举办28场品牌发布会。积极参与全球各大车展,展示最新成果与实力,连续两年入选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
长安,会像他的名字一样,开放,而国际化,站到世界舞台中央。
长安落子重庆,是西部发展的标志
长安,是首家总部落地重庆的央企。
中国的西南重镇,不再落后,不再是小城市。
根据第一财经数据,在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川渝两地仍然保持着对外地人口的吸纳,2024年净流入近30万人,实际上,这一净流入规模与东部沿海省份相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重庆要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2024年重庆集聚543家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实现3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全覆盖。
长安汽车集团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双重使命,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集团核心战略,明确以重庆为枢纽,辐射西部、链接全球的发展路径。
专项行动计划包括,在新能源整车制造、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供应链本地化等领域投入超2000亿,到2030年带动成渝地区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生态。
长安依托重庆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等载体,联合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目前,已落地天枢智能驾驶全国重点实验室、固态电池中试基地等7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在产业赋能方面,长安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在重庆布局新能源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等12个高价值核心零部件项目,还与川渝地区14家矿业企业签订锂资源长期协议,构建矿石-材料-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闭环。
这得益于地域优势,川渝锂矿储量占全国50%、绿电占比80%,电池成本低于东部10%。宜宾、资阳在电池和零部件等配套方面发力,估计会很快突破西部汽车智能制造瓶颈。
双城发展,人口聚集,雅下项目、长安汽车这样的标志型大企业落地,中国西南从能源向产业链、服务链快速发展。
这是西南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长安始终以国家战略践行者的担当,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发展、城市崛起深度绑定。
如果说,重庆市的精神是坚韧、忠勇、开放、争先,那么长安汽车集团未来的星辰大海征途,一场中国汽车智造重塑全球产业链的精彩实践,正在拉开帷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