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4日 13:33,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下跌0.0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航天电子(600879)领涨9.99%,内蒙一机(600967)上涨7.76%,深桑达A(000032)上涨5.89%;海康威视(002415)领跌2.44%,马钢股份(600808)下跌2.33%,萤石网络(688475)下跌2.07%。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5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2周累计上涨1.21%。
流动性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盘中换手0.12%,成交428.6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年日均成交2590.38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两端未来将共振发力。据航天科技官网,本周星网实现“三天两发”的高密度组网节奏,创下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连续发射的新纪录。
东方证券指出,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两端未来将共振发力。当前四大传统发射场承担较多国家战略发射任务,而新建的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将更多用于商业航天发射,随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等新工位陆续建成,未来有望形成“沿海+内陆”互补的发射网络,火箭发射速度将持续加快。同时,银河航天、格思航天采用脉动式柔性生产工艺,目前卫星年产能达300颗,未来新项目投产后产能有望增长至500-600颗,卫星制造效率将大大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智能化、模块化生产普及,低轨卫星的制造速度与效率将显著提升,有望为行业带来持续增长动能。
规模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近1月规模增长8685.88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央企创新驱动ETF连续3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高单日获得80.38万元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达265.23万元。
截至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净值上涨53.6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81/998,居于前8.12%。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05%,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91%,涨跌月数比为38/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99%,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57%。截至2025年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68%。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8%。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5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央企创新驱动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日,央企创新驱动ETF近5年跟踪误差为0.037%,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央企创新驱动ETF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综合评估其在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较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002415)、国电南瑞(600406)、长安汽车(000625)、宝钢股份(600019)、中国船舶(600150)、中国中车(601766)、中国电建(601669)、中国建筑(601668)、招商银行(600036)、中国联通(60005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4.11%。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场外联接(博时央创ETF联接A:007796;博时央创ETF联接C:007797;博时央创ETF联接E:019066)。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