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思维列控涨2.44%,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2.01%,总市值113.81亿元。
异动分析
安防+机器视觉+无人驾驶+高铁+无人机
1、根据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铁路安全防护产品主要有: 6A 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 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铁路安防产品等。 其中, 公司 6A 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 CMD 系统、 调车安全防护系统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标准、品牌推广方面均占据领先优势。 公司 LKJ 列控系统、 6A、CMD 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作为重要的行车安全装备,构成了紧密的车载生态, 相关系统形成的大量的行车数据成为我国机车信息化的重要数据源。
2、2023年6月5日互动易:公司主营产品应用到的机器视觉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与处理、3D点云处理等。在列车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开发了列车智能感知系统,集成高速工业相机、红外成像装置、固态激光雷达等装置,运用目标检测算法、语义分割算法、高精度地图技术、点云处理算法、多元融合算法等,实现列车前方运行线路内的障碍物识别、测距,有效辅助列车安全运行。在机务检修领域,利用库内视频监控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及机器学习算法,对机车检修全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违规作业行为并实时提醒,降低过程风险,保障生产作业安全。此外,智慧站场也是机器视觉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化运输的安全监控作用。在高铁监测方面,以高铁移动视频系统为基础,利用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高铁线路异物与人员侵限、设备损坏、外来物搭接接触网等智能分析与预警,大幅降低人工巡检、视频回放查找等工作量。目前,公司已推出高铁视频综合智能分析系统、高铁线桥状态及异物智能识别系统(工务)、应答器状态智能识别与统计(电务)、鸟巢智能识别(供电)、人员侵限智能识别与报警(铁路公安)等系列产品。
3、2023年6月5日互动易回复:在列车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开发了列车智能感知系统,集成高速工业相机、红外成像装置、固态激光雷达等装置,运用目标检测算法、语义分割算法、高精度地图技术、点云处理算法、多元融合算法等,实现列车前方运行线路内的障碍物识别、测距,有效辅助列车安全运行。
4、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
5、参股(8%)博瑞空间,其主要从事高性能无人机研发、制造,并为特种行业提供计算机视觉智能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1620.93万,占比0.07%,行业排名8/89,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8.78亿,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1620.93万 | 1505.56万 | -780.40万 | 1023.12万 | -4684.27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6336.68万,占总成交额的9.1%。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5.78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5.78元,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30.14,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成立日期1998年4月29日,上市日期2015年12月24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58.44%,高铁运行监测系统23.61%,铁路安全防护系统15.72%,其他(补充)2.23%。
思维列控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盈预增、新基建、大数据、高派息、融资融券等。
截至3月31日,思维列控股东户数2.47万,较上期减少5.86%;人均流通股15414股,较上期增加6.23%。2025年1月-3月,思维列控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6.72%;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6.40%。
分红方面,思维列控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思维列控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安聚优精选混合(009714)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99.69万股,为新进股东。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002692)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98.43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84.9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69.36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