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舞”还是“三人舞”
创始人
2025-08-04 15:06:07
0

宇宙中的双黑洞系统已足够令人惊叹,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新发现,这些双黑洞可能并非“孤独行者”,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神秘的“大佬”!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韩文标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1日发表在国际天文学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双黑洞是指相互绕转的两个黑洞组成的一个系统,就好像两位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不停旋转。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LIGO-Virgo-KAGRA合作组织已探测了超过100次引力波事件,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双黑洞并合。

“2018年,我和合作者首次提出了b-EMRI,就是由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抓住一对双黑洞,形成一个‘三人组’。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跳舞’,进而辐射多频段的引力波。该系统在国际上被LISA计划写入白皮书,也被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列为独特波源。”论文通讯作者、上海天文台引力波团组负责人韩文标研究员介绍。

从那时起,该科研团队就开始从LIGO-Virgo引力波数据中寻找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并合的证据。

经过分析,团队把目标瞄准了引力波事件GW 190814。论文第一作者杨舒程博士告诉记者:“GW 190814里的两个黑洞挺不一般,其质量大小差了快10倍。这么悬殊的组合可能是它们曾和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组成‘三人组’,在彼此的引力拉扯下越靠越近;也有人认为它们诞生在活动星系核的吸积盘里,被周围其他致密天体的引力推搡着慢慢靠近,最终并合。”

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其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视向加速度。这种加速度会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的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为捕捉这一信号,团队构建了一种包含视向加速度的引力波波形模板,通过贝叶斯推断方法,对多个高信噪比双黑洞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GW190814事件,包含视向加速度的模型显著优于传统的“孤立双黑洞”模型。本报记者 郜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景生命:拟收购武汉康录生物技... 每经AI快讯,8月4日,透景生命公告称,公司拟先行收购武汉康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2.8630%...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 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ST聆达:截至7月31日股东... 投资者提问:请问最新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董秘回答(*ST聆达(维权)SZ300125):投资者您好,...
刚刚!市防汛应急响应升级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市防指成员单位、各分部、各工作组,水务集团,各区防指:据市气象部门预...
特斯拉:批准授予马斯克9600... 每经AI快讯,特斯拉8月4日提交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显示,当地时间8月3日,特斯拉批准根据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