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
抗日战争时期,苏鲁豫边区有民谚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见胡老大。”胡者,蛮也,蛮者,勇也。胡老大者,胡炳云将军是也。
据云,胡炳云将军所部人称“胡大队”,作战极蛮勇,猛打猛冲,死打死拼。日伪顽军凡遇“胡大队”,未有敢出战者,此说遂传民间。其时,地方游击队、武工队常借“胡大队”之名活动,日伪顽军亦闻风避之。
1995年6月27日,胡炳云将军于北京家中接受我的采访。将军手摇灰色羽毛扇,与我长谈。
红军长征途中,胡炳云将军任红二师四团六连指导员等职。凡遇硬仗、恶仗、大仗,将军必率官兵打先锋,作尖兵。腊子口之役,将军率十人为敢死队主攻,十一把大刀于敌群中左砍右杀,两腿负伤竟无感觉。
1938年10月,中央决定将六八五团改编为苏鲁豫支队,受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原辖第一、二、三营改为第一、二、三大队,由晋东南向苏鲁豫边区挺进。时任一大队大队长的胡炳云将军率部进入皖东北,与日伪顽敌多次交战,攻城拔寨,神出鬼没,捷报频传。
胡炳云将军言打日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有理有利有节。要打就狠狠地打,死死地打,打出士气来,打出威风来,打出影响来。
将军首战魏洼,于一西瓜地里,打得日军鬼哭狼嚎,三名司机开车跑了,八十名日军呜呼哀哉;次战冯庙,遣侦察员化装入城,火烧日军中心炮楼,二十多名日军呜呼哀哉;再战增援之日军车队,烧了二十多辆日军汽车,一百多名日军呜呼哀哉。
1940年6月,胡炳云将军护卫刘少奇同志转移到郑集,即泗州之南、洪泽湖之西,突遇日伪军袭击,将军组织官兵奋勇反击,战斗极其惨烈。是时,歼灭日伪军四百余人,我方伤亡二百余人。战后,少奇同志召胡炳云将军谈话,问伤亡情况,将军说:“就是牺牲了我们全大队,也不能让你的安全受到威胁。”少奇同志似不悦,又问:“炳云同志,你对毛主席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怎么理解的?”将军支吾。少奇同志又说:“我们同敌人打仗,只有善于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歼灭敌人。如果自己都没有了,把本钱全部拼光了,拿什么去消灭敌人呢?”
胡炳云将军与我言:“少奇同志批评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1941年10月,新四军发起程道口战役。陈毅代军长亲临前线指挥,参战部队有教导五旅、二师五旅、三师七旅十九团。胡炳云将军奉命率十九团担任主攻。将军先至主攻营指挥,继至主攻营之突击连指挥,再至突击连之突击队指挥。是时,将军与陈毅军长以电话热线联络,每攻占一地,即报告陈毅军长。10月21日晚,将军率部一举攻克敌之老巢大圩子。陈毅军长闻之,回电话曰:“胡刘,胡刘(指十九团团长胡炳云、政委刘锦平),你们是华中的一支铁流!”
胡炳云将军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所在团团长,该团当时番号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为四连官兵。将军接受采访时,介绍“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甚详,对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等官兵英雄事迹如数家珍,班长以上干部俱能呼其名,既为之自豪,亦为之痛惜。采访结束,将军挥毫书“刘老庄烈士精神不朽”赠我,不料竟成将军绝笔也。1996年2月28日,胡炳云将军逝世。遵其生前遗嘱,将军骨灰送江苏淮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安葬。
上一篇:不愿解除武装 哈马斯面临压力
下一篇:海泰新能在天津成立两家新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