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每年开展招聘活动300场以上,发布岗位10000个以上;为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和博士后提供科研经费、生活补贴……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就业友好之城三年行动计划,让“就业友好”成为副中心鲜明特质。
在政策友好方面,三年行动计划将在“运河英才计划”基础上,为更多青年人才构建“安居+乐业+成长”全周期体系。无房青年后备人才可以申请租房补贴。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将获得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副中心还将推进“运河工匠”计划,支持企业技能人才评聘和大师工作室建设。
在社会友好层面,将拓展“友好副中心服务地图”覆盖范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安居床位10000张以上;积极建设“暖‘新’驿站”,提供饮水、休息等服务;在发展友好层面,将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为创业群体累计提供10万平方米优惠空间,年发放创业贷款2.5亿元。
在服务友好层面,将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职业规划咨询、就业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打造“职起大运河·就在副中心”毕业季就业服务品牌,提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
未来,副中心将依托“6+3”产业布局,继续扩大高质量岗位供给,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劳动权益保障。
招聘会现场。记者 白继开/摄相关新闻:
海外英才归国招聘火热
500人现场找到好东家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海外归国人员招聘会暨高端人才双选会在运河商务区举行。45家重点企业带来了600多个优质岗位,现场大约有500人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工商银行、蒙牛乳业、三峡能源集团、京东方、平安保险……参加本次招聘会的45家企业涉及科技、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其中大部分企业已将总部落户副中心或在副中心开设分支机构。
招聘会现场,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硕士小李说,自己学习的是生物制药,甘李药业、四环药业的研发岗位都挺让人心动,“政策咨询台的工作人员还详细讲解了落户流程,非常贴心。我今天拿到了3家企业的面试邀请,效率比线上投递高得多。”
当天,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在现场设立了政策咨询专区,为海归人才及高端人才详细解读了落户、住房、创业等各项支持政策。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