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0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一条山岭弯道上,一辆无牌照小客车在冰雪路面上失控坠沟。这场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而司机刘某成弃车逃逸,从此“人间蒸发”。17年后,当化名“刘保全”的刘某成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被抓获时,一场关于谎言与真相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肇事司机消失17年
案发当日,没有驾照的刘某成载着同村村民刘某瑞、刘某强驾车外出。因雪天路滑、操作不当,车辆在弯道上失控侧翻,坠入深沟,造成刘某瑞死亡,刘某强重伤。案发后,刘某成逃逸。
“是刘某成开的车,当时路上都是雪,我一直让他慢点开。”经过抢救,清醒后的刘某强指认刘某成,这番证词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显示,刘某成负事故全部责任。随后,公安机关将刘某成列为网上追逃对象。
此后的17年里,刘某成化名为“刘保全”,像个隐形人一样,躲避着社会的监控网络。他没有更换过身份证,更不敢使用身份证,平时看见警察都躲着走;使用的手机卡是从小摊购买的,因为不需要实名认证;没有注册过支付宝,微信也是用别人的姓名办理的……
2022年冬,新冠疫情期间,在鹤岗市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刘某成看着工友们陆续去做核酸检测,心里直打鼓。十多年来,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恐惧——“这东西会不会查出我是谁?”
起初,刘某成借口“怕感染”躲在工棚,用别人的手机扫码应付检查。但随着防控升级,社区开始逐户逐人排查。排查中,防疫人员发现刘某成的健康码照片与本人差异较大,要求重新核验。刘某成转身就想跑,却被防疫人员拦住,因发现其形迹可疑,防疫人员将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
随后,公安机关给刘某成抽血化验,而这管血样也成了案件的突破口。在比对疫情防控数据库时,系统突然弹出红色预警——刘某成的DNA与2006年在河北秦皇岛交通肇事案现场提取到的生物检材高度吻合!刑警调出当年卷宗,发现肇事车辆方向盘上残留的血迹正是刘某成的。
2023年9月,刘某成被抓获归案,他坚称:“我没有开车,车是刘某瑞开的。”这一说法与关键证人刘某强最初的证词截然相反,案件随之陷入了“罗生门”。
唯一在场证人突然改口
2023年9月15日,公安机关将刘某成移送青龙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虽然刘某成拒不认罪,但办案检察官王东审查后认为,该案因有现场证人刘某强的证言,并结合现场勘验笔录、伤情鉴定意见书等证据,能认定犯罪嫌疑人刘某成涉嫌交通肇事罪。9月22日,青龙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刘某成。
2023年10月,该案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出人意料的是,证人刘某强在此时却突然改了口,“司机是刘某瑞,当时他喝了半斤酒,迷迷糊糊地就出事了”。刘某强的无端反复,让案件侦办陷入了僵局。“刘某强拒绝配合调查,我们找他的时候,他要么说在外地,要么称病推托,明显在回避。”王东说。
为了查清事实真相,夯实证据,王东决定深入挖掘刘某强证言反复背后的隐情。经过多次劝说,刘某强终于松口,告诉王东自己在距离青龙满族自治县50多公里的台营镇。得到刘某强的消息,王东立刻驱车前往,堵住了这位“消失”的证人。
面对检察官,刘某强神色慌张。王东没有急于追问,而是先递上一杯热茶,聊起当年的车祸对刘某强及其家人造成的影响:“老刘,因为这场车祸,你的堂兄弟刘某瑞没了,这些年他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你看在眼里。作为这个案件的亲历者,整个过程的真相你是最清楚的。刘某瑞已经不在了,希望你能实事求是地说清事情经过,让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见刘某强态度有所松动,王东继续将那份17年前的原始笔录轻轻推到刘某强面前:“老刘,你看看这个。那时候你刚经历车祸,躺在病床上说的这些话和现在是矛盾的,你心里最清楚哪个是真的,我相信你能说得明白。”
王东趁热打铁又拿出刑法条文,指着伪证罪的条款告诉刘某强:“作伪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严重的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你想过没有,如果因为你的假话让无辜的人蒙冤,你这辈子能安心吗?”
沉默良久,刘某强终于承认车确实是刘某成开的,他因与刘某瑞家有旧怨,便想借机诬陷对方,故而说了假话。
法网恢恢,罪责终难逃
尽管刘某成仍拒不认罪,但刘某强的证人证言还原了事情真相。结合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等客观证据,2023年12月,青龙满族自治县检察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对刘某成提起公诉,考虑到刘某成的逃逸情节、后果严重性及认罪态度,该院提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的量刑建议。
2024年3月25日,法院审理后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刘某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一审判决作出后,刘某成不服,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向秦皇岛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刘某成的辩护人坚持主张:刘某强的证言反复不定,案件缺乏直接证据证明刘某成就是肇事司机。
二审法庭上,秦皇岛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沉着应对,逐条驳斥上诉理由:尽管刘某强曾短暂改口,但最终在检察官的释法说理下确认了原始陈述的真实性,且其翻供动机已被查明;客观证据链完整,事故认定书、车辆轨迹、同车人伤情分布等证据均指向刘某成的驾驶责任,其逃逸行为进一步佐证了其过错心态。
今年3月,二审法院经合议庭评议后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审判长在宣读裁定书时特别强调:“上诉人长期逃匿,拒不赔偿,到案后毫无悔意,原审量刑已充分考量其恶劣情节。”
随着法槌敲响,旁听席上的被害人家属掩面而泣。这场始于冰雪弯道的悲剧,历经两级检察机关的接力追诉,终于在19年后画上了句号。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卢鹏远 葛敬波 王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