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份年轻的长片构想,166个尚未成形的世界聚于“生生不息成长计划”。它们来自不同的土地与梦境,它们年轻、生涩,却饱含力量。
“生”,是敢于从零开始、展现未被驯服的表达;
“不息”,是让深刻的表达,不囿于孤芳自赏,找到一番生长的广阔。
在166个项目中,经过剧情与非剧情类型分开进行的初审与复审两轮筛选,将有36个项
进入终审环节。最终,一共会从中脱颖而出10个入围项目,来到平潭线下。
“生生不息成长计划”每一位评委的使命,都关乎起点处的远见与平衡:评委们需要敏锐地发掘那些故事核心真诚且视角独特的构想,也需在尊重创作者鲜明艺术个性的基础上,关注项目的可行性及其面向市场的潜力,帮助这些创意找到通向观众的途径。
本次复审评委们站在艺术创作与电影产业实践的交汇点上,在开阔的视野中深入思考。他们之中,有人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坚定的人文关怀著称,有人在导演和编剧领域均有建树,也有人常年活跃于国内外重要影展平台,经验丰富。复审评委们尤为看重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锐度,同时也审慎评估其在现有电影工业体系内实现的可能性。
本次初审评委团队则背景多元,他们中有同时活跃在创作前沿与学术研究领域的观察者,有在跨文化语境中敏锐捕捉独特表达的专家,有深谙创意如何转化为实际项目的业内人士,也有扎根现实、关注生活中真实脉动的非虚构创作者。他们共同组成了一张富有包容性的筛选网,目标不是寻找毫无瑕疵的成品,而是专注于发掘那些真正具有成长潜力和艺术生机的作品。
SECOND ROUND JURY
复审评委
(依据姓名拼音排序)
康宇琪,出生于中国内蒙古,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社会纪录片导演专业。首部长片《A Little Wisdom》入选釜山电影节、SXSW,并获Hot Docs最佳加拿大纪录长片奖。第二部纪录片《7 Beats Per Minute》入选SXSW、Hot Docs、华沙与海南等影展,入选加拿大导演协会年度五位突破导演。她是Berlinale Talents、TIFF、Hot Docs、RIDM等人才项目成员,曾获DOC NYC “40 Under 40” 荣誉。第三部长片《Fruit is Ripe》将于今年秋季发行,目前正筹备首部剧情片。
梁鸣,导演、编剧、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导演首作《日光之下》荣获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第4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提名第14届AFA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导演。新作《逍遥·游》入围第71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单元,斩获第7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青年评审荣誉·最佳影片、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国际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导演、提名第16届APSA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
刘兵,导演,编剧,导演长片处女作《喜欢高兴爱》(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获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展中电影计划·添翼计划荣誉”)。编剧电影作品《东北虎》(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爵奖,获中国导演协会2022年度编剧荣誉),《轻松+愉快》(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等四项提名)等。
王久良,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作品曾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台北金马影展等众多国际电影节展并获得诸多奖项。
JURY OF INITIAL REVIEW
初审评委
(依据姓名拼音排序)
蔡杰,青年导演,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研究博士。他的剧情长片首作《人海同游》(2023)入选第2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第53届鹿特丹电影节及第7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等,获日本奈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短片《归省》(2015)曾获中国独立影像展最佳短片奖。他个人亦曾入选Talents Tokyo 2016训练营。
管曦,导演、编剧、摄影师,作品聚焦跨文化交流、女性叙事与人性探索,其导演与摄影指导作品多次获国内外重要奖项。首部长片导演作品《梅朵与月光》横跨中国西藏与黎巴嫩—叙利亚边境的黎波里实地拍摄,以东西方交汇为背景,展现女性成长的灵魂旅程;导演短片《曼陀罗》(Mandala)荣获2015年美国导演工会奖(DGA)最佳学生短片奖;担任摄影指导的巴西纪录片《仰望星空》(Looking at the Stars)获得2015年学生奥斯卡金奖最佳纪录片奖。其导演的中国首部潜水灾难题材电影《呼吸》将于2025年上映。
胡杉,盐之影业(Salty Pictures)制作总监。主导影业项目全流程开发与制作,专注中国与全球市场的影视资源整合与项目开发。曾任职CNN国际创意工作室制片人,并为Netflix、BBC、英国Sky电视台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平台制作影视内容。
徐筱,自由制片人,纪录片女性从业者互助社群“我们纪录WOMEN DOCU”发起人。曾就职于CNEX。参与多部国纪录片的制片及发行工作,其中包括《旷野歌声》《“炼”爱》等。最新担任制片人的《女人世界》入围平遥国际电影节、意大利乌迪内远东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等,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新人纪录片”,英国薄荷紫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奖项。其他作品包括《最后的,最初的》《一些会被忘记的事》《五月的秘密》等。2022年担任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长片单元评审,2023年入选FIRST惊喜影展制片人实验室。
杨皓,纪录片导演,高校青年教师。导演纪录长片《义乌闯客》曾获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纪录短片《野生导演》曾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等十余项;联合导演系列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主创作品受邀在全国50余所高校放映。
在艺术理想与市场现实之间寻找精妙的平衡点进行把关,正是“生生不息”赋予他们的核心课题。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眼光,更是一份对青年创作生态未来的责任——让锐利的声音得以保全,并抵达它应该被听见的远方。
此刻,这里有166颗蕴藏着春天的种子,正等待被深刻“辨认”。
生生不息,始于对泥土下春天的辨认与相信。
我们静候,生长。
文|九月
编辑|三九
排版|荣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