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创始人
2025-08-04 12:15:51
0

罗田县实验小学 段迎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趣味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激发数学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促进知识理解与核心素养提升。

一、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理念,立足生活实际,采用有趣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推动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操作和全程参与。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亲历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有效培养应用能力、逻辑推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认知与强化应用。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华罗庚)。新课标也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理解数学”。实践活动是连接抽象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将生活引入课堂使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刻体会数学价值。

二、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1、更新观念,优化教法,激发兴趣:

立足课标深研教材。教师需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元素和生活素材,明确活动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发展。

设计体验式活动。摒弃单一灌输,紧密联系生活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提供跑道模型、树叶等实物,引导学生通过描、围、量等操作感知周长含义。

创设趣味情境。利用资源创设吸引情境。如在“在操场上玩一玩”一课,组织“桃花朵朵开”游戏(口令“开几朵”,学生几人抱团),在玩中强化数字感知,激发数学兴趣。

2、开展小组合作,培育协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未来重要素养。在活动中积极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合作过程中,学生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能拓宽思维视野,碰撞智慧火花,有效锻炼沟通、倾听、协作及解决冲突能力,培育团队精神。

3、紧密联系生活,鼓励探索应用:

活动设计植根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运用所学大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方案、调查数据、制作模型),积累经验。

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鼓励提出猜想并验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应充分认识“综合与实践”的价值。深入了解学生,基于课标教材,紧密联系生活,精心设计趣味性、探究性的活动。通过更新观念、优化教法(强化小组合作)、创设情境,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活动中关注学生参与思维深度,激发探究欲,有效培养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原标题: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来源:黄冈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康冠科技涨0.51%,成交额5... 8月4日,康冠科技涨0.51%,成交额5155.22万元,换手率0.92%,总市值164.29亿元。...
中坚科技:未涉足中国人形机器人... 投资者提问:请问中国人形机器人足球队备战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否有公司提供的产品或者技术支持董...
漱玉平民:将密切跟踪政策,把握...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作为区域龙头,优先承接处方外流红利,包括:处方外流(门诊统筹、带量采购...
霍普股份:子公司签订1.59亿... 每经AI快讯,8月4日,霍普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嘉晖与楚能电力、鸿源电力组成的联合体,与易恒...
富乐德涨0.02%,成交额1.... 8月4日,富乐德涨0.02%,成交额1.10亿元,换手率1.92%,总市值292.25亿元。异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