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李果的逆袭之路
创始人
2025-08-04 11:06:58
0

(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李果在比赛间隙。

5月22日午后,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食堂内,“李果赢了!”“新枪王!是咱们的李果!”的喜讯在人群中传递、回响,祝贺声、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向正在吃饭的李果。

他抬起头,微笑着向众人点头回应。小麦色的年轻面庞上,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与老练。他的笑容里,有疲惫、有释然,更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他的手指关节处还留着训练磨出的老茧。正是这双手,刚刚在南通市公安机关第二届“狼牙刀锋”争霸赛上一举夺魁。

现任如东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的李果,2021年9月从部队转业进入警营。在部队时,他曾参与特战比武竞赛,获授“极限勇士”勋章;从警后,他发挥个人特长,苦练射击技艺,成为南通公安名副其实的“枪王”。

李果(左二)夺得枪王争霸赛冠军。

逆袭:从第三到第一的跨越

李果(右三)与战友在探讨技战法。

5月19日,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训练场上,硝烟与紧张的气息交织弥漫。来自南通市公安机关的顶尖枪手齐聚于此,枪王争霸赛的战幕正式拉开。

对李果来说,这个赛场既熟悉又充满挑战。一年前,他曾在这里站上季军的领奖台。季军,是对他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领奖台上,他与冠军之间的距离,如同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心头。

这一年,李果沉下心来,将内心的浮躁一点点剥离。在他看来,比赛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变数,而自己只是恰巧站在了幸运的一边。但熟悉他的人都清楚,这“运气”的背后,是无数个被汗水浸透的日夜。从体能技能训练到心理建设,他战胜内心的紧张与忐忑,冲破桎梏,突破自身能力的天花板。

28岁的李果长着一张稚嫩的“娃娃脸”,在如东公安巡特警队伍里很是突出,对比他那双布满老茧的粗手,反差感瞬间拉满。

都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5月6日,距离枪王争霸赛不到半个月,李果每天背负20公斤沙袋完成耐力训练,用矿泉水瓶练习手臂稳定性,通过外界刺激强化动态射击能力。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李果说,“面对困难和失败,自己从没有想过放弃。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能多坚持一分钟就决不错过一秒。”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他也逐渐接近了目标。

5月19日,比赛当日,凌晨4点李果就醒了,脑子里一直在预演比赛流程。临上场时,他心中感受不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已然融入了自我世界。100米、75米、25米的射击距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给了他更大的战术空间。“嘭!”在最后一枪耳鸣发作前,他及时调整战术,凭借长年累月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完成关键击发。最终,李果荣获南通市公安机关第二届“狼牙刀锋”争霸赛第一名。

烙印:瞄准镜中的成长轨迹

李果进行日常体能训练。

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2015年夏天,李果初入军营,第一次接触真枪实弹。

靶场边,一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的老班长正在进行跪姿射击示范。只见他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迅疾而沉稳地砸向地面,枪托抵肩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李果屏住呼吸,紧紧注视着。

“砰!”子弹出膛的瞬间,巨大的后坐力让老班长强壮的身躯不易察觉地微微一颤,随即又纹丝不动。那一刻,枪械的威力与操控者的力量感,深深震撼了他。

训练场是淬火的熔炉。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重复着举枪、瞄准、击发的枯燥循环。手指被冰冷的扳机护圈磨得生疼,虎口被枪械的震动震得发麻。但不知从何时起,生涩僵硬的动作开始变得流畅自然,钢铁枪械在他手中渐渐被驯服。

一次实战考核前夕,李果来到枪械室,双手抚摸枪支,训练中的点滴涌上心头:初次实弹射击时因紧张而僵硬的手指,脱靶后的懊恼与沮丧,动作定型时肌肉的酸痛难忍,瓶颈期久攻不破的焦虑……心中五味杂陈。他深吸一口气,慢慢将右眼贴近冰凉的瞄准镜,视野瞬间被拉近、聚焦,靶纸上的十环清晰可见。无数次重复的举枪动作,让他从最初的不停颤抖到如今的稳如磐石,肌肉记忆早已替代了训练带来的痛苦。

2021年9月入警后,李果深知赛场上的荣光转瞬即逝,唯有将训练融入血脉、化为日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从未松懈,甚至更加苛刻地要求自己。

射击,绝不仅仅是扣动扳机的瞬间。他像一个工匠,开始潜心琢磨,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完善出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李果训练法”——

晨跑10公里,风雨无阻:为了锤炼强大的心肺功能。每一次呼吸的深度与节奏,都关乎射击时身体的稳定与供氧。

器械区的“铁人时间”:哑铃、杠铃、引体向上……通过力量训练锻造肩背臂膀的肌肉群,让持枪的姿态更加稳固如山。

“追光者”训练: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或强光刺眼的户外,手持激光笔,长时间盯住墙壁上一个极小的目标点,锻炼眼睛在极端光线下的聚焦能力和抗疲劳度。有时一练就是半个小时,练到双眼酸涩流泪。

“沙袋行者”训练:备战枪王赛的关键期,他每天在作训服外绑上重量达20公斤的特制沙袋背心,进行长距离行军或战术动作训练。沉重的沙袋压得肩膀生疼,汗水浸透了几层衣衫,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只为提升在极端体能消耗下的射击耐受力。

“瓶水定乾坤”训练:这是一项手臂稳定性训练。他常常平举手臂,手腕上挂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保持手臂纹丝不动,盯着瓶中的水面,要求水面不能有丝毫涟漪。时间从1分钟、5分钟到10分钟……手臂的酸麻胀痛如潮水般涌来,他咬牙坚持,直到肌肉产生深刻的记忆。

“动态干扰”训练:模拟实战中的复杂环境。他请战友在身边快速跑动、制造噪音,甚至用强光手电突然照射眼睛,提升在动态干扰下快速捕捉目标、稳定击发的能力。

探索:射手不止于扣动扳机

对于“枪王”的称号,李果更喜欢另一个名字:“射手”。如同他热爱的一款电竞游戏里的同名角色那样,平凡、冷酷、果断,却能决定局势走向。在现代特种警务行动中,这一角色被称为狙击手。

在所有的枪支里,李果偏爱狙击步枪,因为它能够发挥悄无声息、一击致命的作用,给对方造成巨大损失和心理压力。2019年,他通过所在部队中级狙击鉴定,之后便更深入地全面钻研武器的技战性能,广泛了解狙击步枪在不同距离的弹道高、瞄准镜分划和瞄准点、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及修正方法,并开展针对性的实弹射击训练。

公安系统狙击步枪应用训练的距离虽然不像部队野战那般远,但李果依然将测距测风作为狙击的重要因素考量,目标显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距、修风、换算、调整、击发等动作,以提升命中目标的精度。

实战训练中,李果除熟练掌握举枪、瞄准、击发三大技能外,还将射击心理训练作为重要环节来抓。他采用垒弹壳后射击、限时狙击、运动短停顿射击等训练方法,锻炼自我心理抗压能力,较好地解决了狙击手因心理调适不当引起动作变形、发挥失常的难题。

“有时候,特别是在傍晚加练结束,一个人收拾装备的时候,看着空旷的训练场,真觉得这里像家一样熟悉、亲切。”李果抚摸着身边的训练器械,语气里带着一种深沉的情感。

对于这位“95后”青年民警而言,奋斗不是口号,是刻入骨髓的本能,是挺膺担当的姿态。在他的时间表里:日均步数2万步起,是巡逻、训练、体能加练的总和;年均训练日超过300天,休息日是奢侈,训练场才是常态;最大负荷100公斤,是极限力量测试时杠铃片压弯了杠铃杆的重量……这些数字记录着他的付出。

无论是在雨后蒸腾着水汽的塑胶跑道上,在回荡着器械碰撞铿锵声的警体馆,还是在弥漫着刺鼻硝烟的射击场,总能看到那个被汗水彻底浸透的背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铆在训练场上:“远远不够,我要跑得再快一点、射击再准一点、无人机飞得再稳一点!”

他的探索欲永不满足。单位装备库里那些代表着警营科技前沿的“宝贝”——声波驱散仪、频率干扰仪、泰瑟枪、擒拿电击手套、攀登作业包……几乎每一件都被他反复研究、拆解、组装、试用过。正是这股钻劲儿,让他在警用无人机领域脱颖而出,多次携带警用无人机参与现场勘验、巡逻侦查、大型活动安保、救援搜索等任务,成为同事公认的“飞手”尖兵。

无人机飞手、突击小组核心成员、警务实战小教官……李果的标签远不止“枪王”一个。他活跃在南通乃至江苏公安巡特警部门比武竞赛、无人机专项竞赛、“禁毒杯”拔河比赛等各类实战练兵场上,将团体第一、综合体技能项目个人第二等荣誉收入囊中。

传承: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李果操作无人机试飞。

“赛而优则教”。成为兼职警务实战教官后,李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带队训练时,他将所学倾囊相授。

万籁俱寂,只有虫鸣。他带领狙击步枪手们,借助微光夜视仪或单纯的裸眼,长时间凝视远处微小的发光点,锤炼在暗夜环境下的视觉聚焦能力和超越生理极限的稳定性。任凭蚊虫叮咬、汗水滴落,他们纹丝不动。

雨水模糊了视线,风拉扯着机身。李果站在风雨中,指挥年轻的飞手们操控警用无人机,在模拟的强风、降雨、复杂电磁环境下练习起降、追踪、侦查、投放物资,探索多场景实战应用的可能。

高强度体能和战术对抗训练后,李果顾不上疲惫,立刻召集大家,结合运动手环监测的心率、血氧等数据,分析每个人在极限状态下的身体反应和动作,共同探讨如何挖掘身体潜能,优化战术动作。他的言传身教没有空洞的说辞,只有扎实的技能技巧和以身作则的拼搏精神。队员们从他身上汲取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舍我其谁的豪情。慢慢地,一种崇尚精武、追求卓越、良性竞争的昂扬氛围,在队伍中悄然形成。

除了射击、操控无人机,李果还会排爆。2024年11月7日中午,巡特警大队接到县局指令,在如东县河口镇锦成村一个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枚炮弹。

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虽然当日不是李果值班,但作为一名排爆手,他深知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危险。为了确保战友和群众的安全,他主动请战,立即携带排爆设备和工具跟随警组赶赴事发地点。到达现场后,他第一时间划定安全区域,组织警力疏散群众,等确认周边安全后,他又让其他同事撤离中心现场,独自一人对炮弹展开先期处置。

“炮弹弹体长35厘米”“表面有不同程度凹陷”“腐蚀较为严重”,一条条信息陆续通过李果坚定有力的声音从中心现场传出,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直至废旧炮弹被安全放置到防爆桶内,大家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是党员就要有绝对担当。”“枪是冷的,但我的血是热的,让我来!”这些朴实的话语充分展现出李果这个青年党员民警纯粹的初心。

近期,受台风“竹节草”的影响,南通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7月30日夜,正带队执行武装巡逻任务的李果,发现有两名妇女带着行李、被褥,推着一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医院门口的站台上。李果停车上前询问得知,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担心台风天家里受影响,加上年龄较大不习惯医院环境,临时让子女办理了出院手续,但老人已90岁高龄,两个女儿亦是满头白发,对打车软件不熟悉,迟迟不见路过的出租车,这才在站台等候。随即,李果决定帮助他们打车,但出租车后备厢太小,载不下老人的轮椅。思索一番,李果决定开“滴滴警车”一同护送老人回家。

如果说信念是成功的基石,那么持续的努力便是攀登高峰的阶梯。李果的成长轨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有力。在训练场上,他于坚守中积累、在等待中准备,用每一滴汗水,丈量着超越自我的高度;在赛场上,他近乎自虐的拼搏,扛起了守护平安的千钧担当;在实战中,他用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续写着公安铁军忠诚与勇毅的荣光。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南通市公安局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债券增值税新政”B面:引发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就国债、地方政府...
中国信达等设芜湖信沪创投合伙企... 观点网讯:8月4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联合多家机构在安徽省芜湖市发起设立芜湖信...
幸福蓝海出品首部苏超主题微短剧... 观点网讯:8月4日,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联合南通·通州“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出品的首部...
刚刚,谷歌「IMO金牌」模型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机器之心Pr...
北京市行政区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 转自:财联社【北京市行政区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财联社8月4日电,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