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朱艳霞
7月以来,保险机构掀起一波举牌潮:中邮保险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72.6万股,触发H股举牌;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首次公开发行,构成举牌;利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江南水务4699.54万股,以5.03%持股比例触发举牌;信泰人寿触发对华菱钢铁举牌。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年内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1次,超越2024年全年的20次,创下近5年新高。业内专家认为,这一轮举牌潮不仅体现了险资对权益市场的长期信心,更折射出低利率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的战略转向。
举牌偏好银行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5%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3日内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的行为。今年以来,已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中邮保险、新华保险、瑞众人寿、长城人寿、阳光人寿、泰康人寿、信泰人寿、利安人寿等保险机构举牌21次。举牌的上市公司覆盖银行、环保、科技等领域,频率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
从行业分布看,银行股仍是险资“心头好”,被举牌9次。例如,平安人寿年内7次举牌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对于为何青睐银行股,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回应称:“中国平安坚持研判长周期趋势进行投资。为应对当前利率下行周期,已提前几年对高分红的国有大型银行股进行投资,目前收益非常好。”
同时,科技、新能源等成长赛道成为新焦点。例如,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电机驱动芯片龙头峰岹科技“A+H”双重上市,信泰人寿举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华菱钢铁,瑞众人寿增持龙源电力,长城人寿买入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等。
业内人士指出,险资偏好具有长期分红能力的公司,尤其是那些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的股票。此外,H股因其折价优势等特点,在举牌标的中占较大比例。
险资入市政策优化
今年以来,长钱长投配套政策持续优化,多部门推出政策组合拳,系统性打通长钱入市的堵点和痛点。
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具体包括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等。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这使得险资可以更好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
上半年,中国人寿险资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7月16日,华电新能登陆上交所,成为A股年内最大规模IPO。该公司股东名单出现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二者分别持股2.21%、0.61%。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监管和政策层面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的因素,险资举牌更受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现实压力驱动。尤其是在利率持续下行与“资产荒”并存的背景下,举牌成为险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权益法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较为稳定,亦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因此,险资大量买入高息股股票或增配长期股权投资。
上一篇:银河证券:持续看好医药创新
下一篇:莫迪呼吁印度民众买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