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浔溪人大代表联络站“共联检察”工作室里,一场聚焦老年人“充电难”的听证会正在热烈进行中。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言军主持听证,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行政机关、物业及群众代表齐聚,共同聚焦老年人“扫码充电难”这一民生痛点。
“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充电设施怎能成‘数字门槛’?”听证伊始,听证员的发问直指核心,引发全场共鸣。行政机关代表坦言,此前对适老化细节关注不足,承诺将以此次听证会为契机,依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硬件提升和新建设施两方面发力,督促改造小区充停场所,“优化付费途径,绝不能让老人在充电这事上犯难。”
建设单位代表当即表态:“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和职能部门,整改绝不拖延!”物业代表也表示将尽快增设刷卡、投币等方式,做好服务协助。
群众代表接下来的发言让现场陷入沉思。“邻居张大爷七十多岁了没有智能手机,推电动车在充电桩前转了三圈,最后只能空车回家;李奶奶借到手机扫码,却总输不对密码,急得直跺脚。更让人担心的是,有的老人为了充电私拉电线,多危险啊!”这些具体场景,让所有人切实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
讨论愈发热烈,“硬件要改,服务更要跟”“同步搞智能设备培训”“得有长效机制,不能一阵风”……各方观点相互补充完善,渐渐凝聚成共识。
听证员们一致认为:“检察机关用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这是实实在在的‘检察为民’!”杨言军接过话头,语气坚定:“我们会依法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联合住建部门推广‘扫码+刷卡+人工服务’模式,不光改设施,更要补服务——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搞培训;操作仍有困难?安排人工协助。绝不能让他们在数字时代掉队!”
这场聚焦“充电”小事的听证会,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城市公共服务适老化升级的突破口。据悉,南浔区检察院将以“共联检察”平台为纽带,紧盯整改进度,推动适老化建设标准落地,从硬设施到软服务逐步破解难题,用公益诉讼为老年人的“充电安全感”保驾护航。
听证会结束后,南浔区人大代表、百间楼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明海感叹道:“这下,老人们便捷充电总算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