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杨成武将军授勋照。(出自《杨成武画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棋盘陀由杨成武将军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雕像 新华社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将帅雕像(左一为杨成武)(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供图)龙岩市长汀县城卧龙山罗汉岭山麓,一尊4.5米高的铜像在湛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铜像底座正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五个镏金大字,背面雕刻着生平简介。
杨成武(1914—2004年),福建长汀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投笔从戎,勇当先锋
1914年10月27日,杨成武出生于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在县城福建省立第七中学(现长汀一中)就读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8年,年仅14岁的杨成武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加入闽西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征中,杨成武率红四团担任中央主力红军的开路先锋,连续突破国民党军4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保卫遵义,屡战屡胜。遵义会议后,参加了四渡赤水、智取三县、巧渡金沙江、跨越大凉山、飞夺泸定桥、开辟雪山草地通道、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为红军长征开辟前进通道。
1936年1月,杨成武升任红一军团一师政治委员,奉命东渡黄河,和兄弟部队共同发起攻势作战。同年6月调入红军大学第一期第一科学习,12月改任红一师师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杨成武任团长兼政委,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在平型关战斗的腰站阻击战中歼灭增援日军300余人,确保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主战场作战的胜利。随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奉命连续收复7座县城,建立了以涞源、蔚县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此后,杨成武历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并一度兼任政治委员和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地委书记。
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937年11月下旬至1944年夏,杨成武率部战斗在长城内外、太行山麓,粉碎了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的多次围攻、“扫荡”、“清剿”、“蚕食”,并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39年5月20日,杨成武率部打响了大龙华战斗。此次战斗歼灭日军数百人,粉碎了日军分割包围晋察冀军区的作战计划,除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外,最重要的收获是缴获的大批日军军事机密文件,为党中央制定敌后抗战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39年秋,杨成武指挥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1500余人。11月6日,日军在游击队的诱击下,于黄昏时分抵达黄土岭。杨成武趁黑夜兵分三路,完成了对敌伏击包围的战斗部署。7日15时许,当日军全部进入设伏地域时,我军预伏部队突然发起攻击,共毙伤日军900余人,其中包括击毙擅长运用“新战法”和“山地战”、被日本国内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抗日战争中被八路军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军将领。阿部规秀中将毙命的消息,令日本朝野大为震惊。日媒哀叹:“‘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1941年8月起,杨成武率部参加晋察冀军区的秋季反“扫荡”作战。9月,在狼牙山突围战中,所部涌现出英雄抗日群体——狼牙山五壮士,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精神象征。
1944年9月后,杨成武历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纵队司令员。在冀中人民配合下,创造性地运用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人民战争的战法,积极开创平原游击战争的新局面,为大反攻作战建立起战略基地。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中,连续指挥了5个战役,收复12座县城。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率部进行大反攻,直指天津、保定、石家庄,收复16座县城。随后,率主力进至张家口,扫除察南地区残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缅怀先辈,传承精神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杨成武由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赫赫名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和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将生命完全融汇于人民军队、中国革命战争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杨成武诞辰111周年,长汀县社会各界多次举行向杨成武将军铜像敬献花篮活动,铭记历史、致敬先辈、传承精神。前来瞻仰将军风采者络绎不绝。铜像与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杨成武将军广场共同构成庄严的纪念场所,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2005年10月开馆的杨成武将军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场景还原,生动再现杨成武将军勇往直前、坚韧不拔、足智多谋、爱国爱乡的光辉一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长汀县着力“学习好、宣传好、传承好”将军精神,精心组织纪念活动,深化研究阐释,挖掘重大战役内涵,追忆其光辉一生;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杨成武团支部”“杨成武中队”等主题团日、队日活动,表彰学习先进个人、集体,持续开展将军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讲好将军关爱下一代、情系老区苏区等故事,凝聚奋进力量,赋能革命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下一篇:手提肩扛把物资送到受灾群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