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转动“大经济”
创始人
2025-08-04 07:11:21
0

  □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 吴跃强  文/图

  暮色渐沉时,丰和花园小区的灯光次第亮起。露天庭院中,人们捧着咖啡细语轻笑;隔壁的汤店,老板娘正将热气腾腾的汤粉端到熟客面前……这些充满生活质感的场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他们漫步树荫斑驳的街巷,感受这座城市的传统肌理和烟火味道。

  在南昌,像这样兼具市井烟火与时尚气息的社区正不断涌现。可看、可玩、可吃、可体验的店铺扎根社区,既保留了市井生活的温度,又注入了年轻活力的基因。社区经济业态渐丰、人气渐浓,悄然转动起提振消费、服务民生的“大经济”齿轮。

  “梧桐里”引来的“金凤凰”

  网红零食店明亮的招牌、特色餐饮店诱人的香味,儿童游乐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红谷滩区凤凰家园社区,一条名为“梧桐里”的商业街让社区不仅守住了温暖的烟火气,更培育出蓬勃的消费新生态。

  “现在,早上下楼就能买到新鲜出炉的早点,转角就是网红咖啡店,带孩子去儿童乐园也就几步路,日常所需在‘家门口’都能解决。”推着婴儿车的居民李霞表示。“梧桐里”开街不到半年,已吸引了数十家特色商铺入驻,填补了社区品质消费的空白。

  “社区经济,核心是‘便民利民’。”凤凰洲街道相关负责人邓运军道出规划初衷。“梧桐里”的成功非一日之功。前期,街道深入调研居民需求,精准布局菜场、超市、维修、餐饮等刚需业态;引入运营方统一管理,以便捷、“零距离”、需求精准等优势,确保品质与活力;租金优惠定向吸引契合社区调性的品牌小店——政策“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在此巧妙协同。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目光投向社区这片消费新蓝海。“我们选择这里,正是看中了社区稳定的人流和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一家主打家常小炒的餐饮店老板坦言。他家店铺明亮的落地窗外,居民散步、购物、小坐闲聊的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社区生活画卷。

  一条“梧桐里”,不仅成功吸引了优质商户“金凤凰”入驻,更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与温暖,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烟火气”与“年轻态”皆相宜

  在红谷滩万达广场的繁华映衬下,丰和花园小区以其独特的市井韵味自成一片天地。这个有着20余年历史的老社区,如今正焕发着别样生机。绿荫掩映的街角,年轻人手持咖啡,在特色小店前驻足流连,让这份沉淀多年的烟火气,平添了几分青春活力与现代时尚。

  “六嗦拌粉”的灶台从清晨七点便腾起热气,浓郁的拌粉香气与瓦罐汤的鲜香交织,在街巷间悠悠飘散。“开店五年,这条街的铺面就没空过。”老板一边麻利地拌着米粉,一边笑着说,“10元钱吃饱吃好,街坊邻居就认这个实在。”在这方市井天地里,物美价廉不仅是生意经,更是维系社区烟火气的根本所在。

  烟火之上,“年轻态”悄然生长。拐进小区深处,扑乐咖啡馆的“95后”老板杨修豪见证了丰和花园小区的变迁:“最初选址是看中这里的静谧和实惠,没想到随着特色小店陆续入驻,现在这里竟成了网红小区。”

  记者在小区里看到,花团锦簇的咖啡馆庭院与电动自行车修理摊比邻而居,文艺范十足的甜品店与市井杂货铺相映成趣。这种“时尚感”与“生活味”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构成了社区独特的风景线,也让这里意外走红网络。

  此外,社区的低租金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创业者扎根于此。“00后”邓育新的米线馆就开在丰和花园小区中心花坛旁。“这里的月租性价比很高,适合创业。”邓育新说,最初对社区店没抱太大希望,直到他目睹了周末的汹涌人潮才下定决心。低租金降低了创业门槛,而自发聚集的业态则形成了强大的“社区引力场”。

  夜幕降临,小区主街变身美食长廊,卤味摊、烤鸭腿的香气蒸腾,火锅店霓虹亮起,“烟火气”与“年轻态”在这里奇妙共生与相互滋养。

  老房变潮店“靓”出“文艺范”

  同样顶着“网红”标签,北京西路上的省府大院小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香樟掩映着红砖老楼,藏着各具特色的小店,既保留了生活气息,又涌动着文艺气质。

  “选择扎根在这里,就是爱上了这份闹中取静的悠然,和带庭院的老房子独有的韵味。”妙龄美容馆主理人许晨星,推开雕花铁门,阳光透过梧桐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她租下的这栋省府大院老房子,如今被改造为融合新中式与法式风格的美容空间。

  与许晨星的美容馆仅一街之隔,留余小院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主理人涂涂将云南的茶香与咖啡醇厚带回故里,为这个小院注入了别样风情。“小院取名自女儿的名字,更寄托着朋友相聚的美好愿景。”涂涂表示。自小院开张后,以其静谧雅致的氛围,吸引了许多追寻都市慢生活的年轻女性,渐渐成为一处隐于市井的文艺地标。

  这个小区的文艺“强磁场”,吸引着众多年轻创业者来此耕耘。有画廊主理人老何坚持每月更新展览,笃信“画廊要有人情味,要大家都消费得起”;丘思微甜甜品店的主理人小薇,将传统中式甜点演绎出令人惊艳的现代风味……来自天南地北的创业者们,不约而同地被省府大院独特的文化土壤所吸引,将满腔热忱化作滋养社区的文化养分。

  而在北京东路,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湖坊镇石泉村,一场更为深刻的蝶变正在上演。

  “石泉的韵味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些斑驳的砖墙就是最好的设计师。”一家汉服体验馆的主理人表示。她将工作室安置在一栋修旧如旧的老宅里,游客们身着华服在青石板巷弄间流连,带动了从妆造、摄影到茶饮的完整消费生态。而那些藏身于古院的特色民宿,则以“一院一景”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寻幽探胜。

  古村新生,文化是魂,产业是翼。汉服、民宿、文创等业态的入驻,不仅美了乡村,更富了百姓,让古村在当代消费图景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坐标。

  社区经济是城市更新“新细胞”

  从丰和花园自发生长的多元业态,到凤凰家园“梧桐里”精准规划的便民生态;从省府大院文艺气质的自然聚集,到石泉村依托古韵的文旅新生——南昌的社区经济正呈现出多层级、差异化发展的生动图景。

  这种变革的动力何在?低运营成本为小微创业提供了土壤;消费者对便利性、体验感和情感连接的需求升级是核心驱动;政策前瞻性引导则为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社区商业的繁荣,本质是‘附近’的重现与价值再造。”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习明明指出,“它回应了人们对便捷、归属感和差异化体验的综合需求。” 南昌商业格局已悄然改变,从单核商圈转向如今多点开花、层级丰富的社区商业网络。

  在凤凰家园“梧桐里”的便利灯火里,在丰和花园的烟火与文艺中,在省府大院的静谧院落内,在石泉村的千年古韵间,我们清晰触摸到一种趋势:城市消费的活力与温度,正日益在其最基础的单元——社区中蓬勃孕育。

  这些焕新的“小社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创新活力,正服务民生、提振消费,成为城市有机更新中不可或缺的“新细胞”,它们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更重构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常想象——原来,理想的生活,真的可以在“楼下”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明论坛】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西...
深化合作 布局未来 携手谱写互... (来源:泰安日报)8月1日至2日,市委书记杨洪涛带队到北京开展招商活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从质疑到狂欢!AI支出引爆科技... 智通财经注意到,曾几何时,投资者对科技公司斥巨资押注人工智能的趋势颇有微词,但本季度财报季彻底改写了...
赵露思甜品店曾被房东恶意抢注商... 近日,演员赵露思在微博公开控诉经纪公司银河酷娱,随即引发广泛关注。8月3日下午,赵露思开直播。天眼查...
最新!上半年GDP30强城市排...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日前,随着各地相继发布经济运行数据,2025年上半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