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湿防病指南
创始人
2025-08-04 07:11:06
0

暴雨洪涝过后,自然界湿气大涨、细菌微生物滋生,各种常见疾病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应对潮湿多雨的天气呢?

防病“四宝”

蜀椒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蜀椒味辛,温。对于因皮肤受积水浸泡及水中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引发的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可将蜀椒煎水后泡手足,效果较好。

荷叶、生姜 最近正值“暑热夹湿”之季,宜使用清热解暑、芳香化湿之品。荷叶可清暑利湿,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等,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生姜共同煎煮代茶饮或煮粥服用,能达到芳香化湿祛暑、清热解暑利湿的作用。风寒感冒咳嗽、暑湿感冒均可使用上述粥方,煎法也十分方便。

马齿苋 作为常用中药,马齿苋始载于《蜀本草》,主要有止痢解毒、抗菌、利尿的作用。马齿苋也是可食用的野菜,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若在暴雨积水中长时间浸泡,易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及疱疹等多形性皮肤损害,轻症者可用马齿苋水煎后放凉外洗或湿敷,起到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的作用。

薄荷 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可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夏季汛期的风热感冒易夹杂暑邪,可将薄荷煮粥,温热啜服。

防病“五法”

中药煎汤熏洗护皮肤 暴雨属湿邪,皮肤是人体的外卫,湿邪侵犯时首当其冲。一旦皮肤出现损伤,细菌就可能乘虚而入。凡身体有伤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用艾叶、大青叶、金银花、马齿苋、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材各10克,煎汤熏洗皮肤。淋雨者可每天用川花椒10克煎水泡澡,防治疥癣等。

制作配方药膳护肠胃 洪涝易导致水源及食物污染,引发肠道传染病。就餐时可配合一些有预防作用的食疗方。马齿苋对夏季常见的湿热腹泻或痢疾有很好的功效,可用干马齿苋10克与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每日2次;或取鲜马齿苋100克捣烂滤汁服用。乌梅有截疟驱虫的功效,可取乌梅10个煎浓汤,饭前空腹饮服。可每天生食1—2头大蒜,预防肠道传染病。

艾灸补益穴位强免疫 借艾灸的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可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整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足三里、曲池、肺俞、脾俞、大椎等穴位,每日艾灸1次,每次20—30分钟。

药材煎汤泡脚排寒湿 可用花椒10克、艾叶10克、桂枝10克、透骨草10克,共煎汤,每天泡足30分钟。通过泡脚,刺激足部的反射区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出体内寒湿。

燃烧艾叶熏室内防虫避秽 中医药香熏法是中医学预防传染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外治法,有杀菌消毒、祛湿避秽的作用。按照每100平方米用艾叶、苍术、白芷各10克的用量,将药材放置在要消杀的房屋中间,关闭门窗后点燃,烟熏30分钟,每天一次。消杀完成后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也可单独采用艾草熏燃,以达到消毒、驱虫、防疫的效果。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世运会)世运会带火成都入... 中新网成都8月4日电 (胡珑川 贺劭清)“太方便了!刷国际银行卡就能坐地铁,不用下载APP,也不用兑...
多家国有大行表态落实国常会贴息... 本报记者 杨 洁在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AI智能体概念异动拉升 云鼎科... 每经AI快讯,8月4日,AI智能体概念盘中异动拉升,云鼎科技直线涨停,此前华盛昌、能科科技涨停,普元...
诗意中国|荔枝驿路蜀道不再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发出的感慨。蜀道,是古代连接关中与巴蜀地区、穿越秦岭和大...
316国道(随县段)改建项目迎...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316国道(随县段)改建项目迎来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