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商联探索金融惠企“杭州方案”
创始人
2025-08-04 06:35:55
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难题。为此,杭州市工商联于2022年5月启动"助企纾困·走进金融"活动,先后与金融机构达成"金融惠企"战略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联合走访制度、商会轮动制度、金融指导员制度"四项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银企对接渠道。

    在之江大地,一场场银企对接会现场暖意涌动:在杭州市工商联牵头的"金融惠企"活动中,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客户经理正拿着产品手册,向余杭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详细测算信用贷款额度;萧山区工商联会议室里,工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与10余家小微企业面对面,现场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这是杭州以机制创新破解企业融资困局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杭州市工商联已与15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每月第一个周五上午9点,金融服务工作例会准时召开。"某科技型企业专利质押评估周期过长,建议引入第三方快评机制。"在第35次金融服务工作例会上,杭州市工商联经济合作服务部负责人与15家金融机构代表正对照企业走访清单逐项攻坚。这种"信息共享、政策共研、问题共商"的例会制度,已累计解决企业融资流程优化、利率协商等具体问题237个,推动金融服务配适度提升40%以上。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例会先后与走进区县、走进商会、走进园区、走进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形式和内涵的深化拓展。截至目前,工作例会已累计举行40场(次),从无间断。

    在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杭州市工商联完善联合走访制度,提升工作质效,让服务从"会议室"走向"生产车间"。2024年3月,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客户经理随工商联工作人员走访钱塘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时,发现其因海外订单激增面临流动资金缺口。团队当场启动"急事急办"流程,3个工作日内便完成5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以前跑银行要准备十几份材料,现在'上门办'还能定制方案。"该企业财务总监王女士感慨。

    杭州市工商联创新推行金融机构轮动对接商会制度,将直属商会分为12个片组,每个片组约15家商会,协调15家金融机构与各商会片组进行对接,每半年轮换对接一次。

    数据显示,2023-2025年上半年联合走访企业达32024家,其中2025年半年走访量突破1万家,新增贷款投放393.82亿元,其中90%流向小微企业。

    在拱墅区工商联会议室,一场特殊的"轮值主席"会议正在进行--本月轮到杭州温州商会对接农业银行,15家会员企业带着融资需求"面对面"交流。这种将直属商会划分为12个片组、金融机构每6个月轮换对接的机制,让杭州临安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周先生尝到了甜头:"以前找银行要托关系,现在商会直接带行长来厂里看设备,300万贷款一周就到账。"2023年调整轮换周期后,银企对接效率提升近一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指导员制度的"嵌入式"服务。在建行派驻市工商联的金融指导员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密密麻麻的企业服务清单:为西湖区初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专题培训、协助桐庐县商会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我们既是政策翻译员,也是服务协调员。"驻点指导员沈经理介绍,通过在13个区县(市)工商联设立专属服务岗,已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培训89场,帮助200余家企业制定融资规划。

    金融指导员深度介入金融惠企行动,既有效增强工商联与金融机构的工作协同,又在金融知识培训、构建工作体系、助力分析研究、组织对接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真金白银"的支持正在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杭州余杭区一家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工商联牵线下获得浙商银行1亿元授信,其研发的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富阳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利用工商银行"技改贷"完成设备升级,产能提升30%的同时能耗下降15%。

    在推进金融惠企行动过程中,杭州市工商联注重把各方优势和需求结合起来,既让民营企业有感,也让金融机构有为,工商联作为桥梁纽带,既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又助力普惠金融推广、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在促进合作中实现共赢。

    截至2025年上半年,杭州工商联与15家金融机构累计为12068家企业新增授信741.94亿元,其中超九成资金流向小微企业,“贷”动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杭州市工商联从谋划金融惠企行动之初,就着眼于助力广大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把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放在工作第一位,把金融惠企的政策落实到更多有需要的企业。

    商会组织作为小微企业的集聚平台,在金融惠企行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化“商会团组化、对接网格化、服务精准化”,商会服务会员企业金融需求的功能得到凸显,会员企业得到实惠,商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得到有效增强。

    “少开大会、多开小会,单独上门优于组团服务。”杭州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总结道,通过将“务实有效”作为导向,他们摸索出一套“精准滴灌”模式:在滨江区试点“金融服务驿站”,企业扫码即可预约专属金融顾问;在临平区推行“融资需求红黄绿”三色管理,对紧急需求48小时响应。这种以商会为依托、以机制为保障的做法,既让金融机构拓展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也让工商联真正成为桥梁纽带。

    金融惠企行动是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需要始终贯彻目标导向、实用为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机制,重点抓好工作机制的谋划、优化和固化,从而确保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眼下,金融惠企的“杭州方案”仍在升级:最新一场例会已敲定与杭州银行合作开发“新质生产力贷”产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当金融“活水”通过制度化渠道持续滋养实体经济,更多民营企业正在杭州这片热土上舒展新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业板价值ETF(159966... 8月4日,创业板价值ETF(159966)开盘跌0.41%,报0.483元。创业板价值ETF(159...
沪深300ETF国联安(515... 8月4日,沪深300ETF国联安(515660)开盘跌0.80%,报4.960元。沪深300ETF国...
计算机ETF(512720)开... 8月4日,计算机ETF(512720)开盘跌0.99%,报1.100元。计算机ETF(512720)...
金浦钛业跌2.21%,成交额9... 8月4日,金浦钛业盘中下跌2.21%,截至09:35,报2.66元/股,成交994.91万元,换手率...
沪深300红利ETF(5125... 8月4日,沪深300红利ETF(512530)开盘涨0.32%,报1.591元。沪深300红利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