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倩)一束灯光洒落,一位讲述者步入光明:“旋律就像一把钥匙,将被岁月锁上的大门逐一打开。”8月1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心中的旋律”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南湖小船上的星火、雪山草地的足迹、黄河怒吼的雷鸣、春风田野的麦香……这一晚,音乐载着回忆蜿蜒流淌。
按照作品的内容与创作年代,整场音乐会分为“星火燎原”“燃情岁月”“奔腾年代”“共赴幸福”四个篇章以及序幕和尾声,连缀起《映山红》《保卫黄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希望的田野上》《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等多首脍炙人口并重新加以改编的歌曲,男声、女声、混声合唱等形式充分变换,各具特色,比如,混声合唱的《保卫黄河》气势雄浑,男声六重唱演绎的《在那东山顶上》深情轻盈,女声六重唱唱起《小河淌水》,则宛若水花迸溅,清澈空灵。“合唱+表演”的形式,为这场音乐会赋予更加年轻而有沉浸感的表达。
导演沈亮、文学撰稿许诺以及4位话剧演员加入主创团队,穿针引线地带动起曲目间的起承转合:查文浩饰演的瞿秋白在1923年的书桌前翻译《国际歌》,写下这首“唤醒中国的最强音”;夏德俊饰演的劳模撸起袖子,把音乐会从硝烟引向《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建设场面;张颜舒饰演的青年学子带着观众回到改革开放的大学校园;作为讲述人,宗平倾诉当代人对历史的回望与对生活的热忱。
下一篇:八月四川盆地大部高温热浪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