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当更多这样的路连起来,当更多人带着真诚和善意彼此靠近,少林寺的钟声或许真的能传到马拉维的草原上——就像此刻,阳光洒在公路上,也洒在每个期待美好生活的人脸上,温暖而明亮。——布来星斯
本报记者 颉亚珍 通讯员 李京华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马拉维恩桑杰地区,晨曦中,一个青年练习武术的身影越来越清晰,一招一式,颇有功底。
“心静神定,身形自然;呼吸自然,内外合一——中国师父教给我的武术口诀,我一直牢记在心。”这个青年名叫布来星斯,说起中国,满脸向往。
23岁时,布来星斯的父母送他去中国留学,学习中文。因为酷爱中国武术,在留学期间,布来星斯专门到河南少林寺拜师学艺。“我一边学习语言,一边练习武术。两年的留学生涯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先进、包容和努力,这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归国后,每当走在家乡恩桑杰那条崎岖泥泞、尘土飞扬的公路上时,布来星斯都会感叹:“我的家乡急需改变,应该向中国学习。”
恰在此时,一家中国企业来到恩桑杰修路,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带来了中国工程师。布来星斯欣喜不已:“我的家乡有希望了!”
因为会中文,布来星斯顺利加入中铁二十局马拉维恩桑杰至马尔卡公路项目。该项目是马拉维国家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联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刚入职时,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谭刚勉励布来星斯:“你在中国留过学,作为翻译将成为中马沟通的桥梁,我们一起努力让项目成为中马友谊的标杆。”布来星斯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这段话,“我的中文名字也由此而来,从那以后大家都亲切叫我‘阿标’。”
从文控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从社区关系维护到项目工程管理,作为布来星斯的中国师父,谭刚倾囊相授,除了工作业务和工作经验,还耐心地教布来星斯中文。“撩咋咧!”布来星斯兴奋地秀了一句地道的陕西方言,来表达他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从普通翻译成长为综合型高级助理,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和中国同事尤其是谭刚建立了深厚情谊……
最让布来星斯欣慰的,是“有能力回馈父母家人”。布来星斯说,以前,因为路途颠簸,父母不愿意长途跋涉来看他,自己也无法回家,很久才能见一面,“但现在不一样了,中铁二十局用三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恩马公路,让恩桑杰到布兰太尔的路况变得很好,路途时间大大缩减,现在我和父母每个月都能相聚了”。布来星斯不无骄傲地透露,随着工资增长,他有了积蓄,并在马拉维第二大城市布兰太尔市郊修建了新房子,打算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为解决布来星斯的后顾之忧,项目部为布来星斯在项目驻地附近租了房子。“父母带着我的儿子从布兰太尔来恩桑杰看我时,就有了落脚的地方。”布来星斯感激地说,“中企最触动我的,是他们对人对社会的真诚。”
他特别提到,去年雨季,洪水冲毁了驻地附近小学的校园。项目部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急需的学习用品,还捐建了卫生间等校园设施,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我作为社区协调员,全程负责这项工作,真切地感受到,中铁二十局不仅仅是在建设道路,更在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帮助我的家乡变得更好。”
布来星斯认为,这也是中国武术强调的“侠义精神”。“我热爱武术,其实是认同中国的侠义精神。”布来星斯现在坚持每天习武,希望少林寺的钟声能传到马拉维,希望中国的侠义精神能感染到更多人……
上一篇:暴雨蓝色预警今日14时生效
下一篇:长江十年禁渔“期中卷”成绩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