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之歌》 战地飞扬的烽火豪情
创始人
2025-08-04 05:46:05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东北抗日联军英雄纪念碑。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小型会议的会址。本报记者 白云峰摄

□胡春风 本报记者 白云峰

近日,记者从依兰县城出发驱车过松花江,一路向北,在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莽莽林海中行驶55公里,来到海拔980米的四块石山。四块石山山势险峻,不仅是小兴安岭南麓在依兰县境内的最高峰,更是东北抗日联军14年浴血奋战的重要见证地。

四块石山是抗联三军、六军的密营地,阻击石、抗联第六军医院、抗联第一和第二哨位、山羊道、一线天、军马场、抗联井等抗联遗址,仿佛无声述说着当年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在这里,抗联战士制作军被服、护理伤病员,用鲜血和生命保障抗联部队的后勤供应;这里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诞生地和驻地,北满临时省委在这里多次召开重要会议,指挥和率领抗联部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这里是著名的《露营之歌》诞生地,这首壮歌表现出抗联战士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成为鼓舞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探访密营遗址 寻踪抗战烽火

记者跟随依兰县文物保护中心讲解员王琳,踏上近年来修建的木栈道向山上进发。王琳边走边指着两处位于险峻山顶的岩石处介绍,那里是抗联战士曾经设立的第一和第二哨位。这两个哨位遥相呼应,战士们白天每两小时换一次岗,晚上则一小时一换,警惕着日军的侵袭。

走进大山深处的一处山洞前,最低的地方只能弯腰通过。尽管洞内深处已被山石阻塞,但洞口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这就是当年安置20多名伤员的地方。”王琳指着狭窄的洞口介绍,这个山洞是抗联第六军由被服厂改设的后方医院。早期被服厂有30人,主要缝制军装、子弹袋、军旗等物资。虽然条件艰苦、物资短缺,但被服厂仍然为抗联战士们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1938年3月日军偷袭,放火烧了被服厂,抗联战士将伤员转移到这个山洞作为临时医院。在洞口附近,还有抗联战士挖掘的水井,是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

走到山崖下另一处更为狭小的山洞,里面低矮得只能蹲坐。王琳介绍,这里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小型会议的会址。当时为突破敌人新的进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在密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满抗日联合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戴鸿宾,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等。会议决定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和抗联独立师(后改编为十一军)归属北满临时省委领导,还将“东北抗日联军司令部”改为“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提出组织部队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转移的意见。

“吊在树上的缝纫机” 印证艰辛岁月

走进山下的东北抗联三、六军红色教育中心,6月末揭牌的教育中心以抗联第三军、第六军的英勇斗争为主线,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抗联战士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依兰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促会副秘书长廖怀志引领记者参观展厅。

在展厅的醒目位置,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手摇缝纫机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王琳介绍,它是在四块石山上的密林中被发现的,发现时它被人用绳子高高吊在一棵大树上。

王琳讲述,当年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一眼就认出这台老式手摇缝纫机。据李敏回忆,当时被服厂30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用白布缝制军装,再用柞树皮煮水染成黄色,生产军装、子弹袋、棉被等急需物资。这台缝纫机,正是当年抗联后勤保障部门顽强战斗的见证。1938年初,日军突袭基地,焚毁医院。千钧一发之际,为保护好这台重要的生产工具不被日军搜走或毁坏,战士们急中生智用绳子将它吊在大树上。

四块石山抗联遗址,连同那台吊在树上的缝纫机,不仅记录下了抗联战士无比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舍生忘死的革命气节,更成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激励后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密营中诞生《露营之歌》 战歌抒发壮志豪情

在“密营文化 闪耀光辉”第三单元《豪迈战歌》展板前,廖怀志驻足良久,满怀深情地向记者介绍起《露营之歌》的诞生。

廖怀志介绍,《露营之歌》是北满抗联部队在组织、准备西征和西征途中,由李兆麟及其战友们创作,以古曲“落花调”为曲谱,分为四段歌词,再现了抗联将士在春夏秋冬四季中行军露营的艰苦生活,展现了抗联英雄不惧艰险的壮志豪情,是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在这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脍炙人口的《露营之歌》成为抗联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廖怀志说,“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名句出自战斗诗篇《露营之歌》第四段。随后,76岁的廖怀志满怀激情地唱起《露营之歌》第一段诗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依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胡宇嘉说,抗联将士在极端艰苦的岁月里,于白山黑水之间同日寇展开殊死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独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块石山抗联遗址给大家留下许多感人至深、流传千古的抗联故事,这是先烈们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历史财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月1日半导体设备ETF基金(... 8月1日,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跌1.01%,成交额657.30万元。当日份额增加10...
武商集团8月1日获融资买入16... 8月1日,武商集团跌1.06%,成交额1.2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武商集团获融资买入额1611....
8月1日中证A500ETF摩根... 8月1日,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跌0.48%,成交额2.91亿元。当日份额减少660...
8月1日中证A500ETF基金... 8月1日,中证A500ETF基金(159358)跌0.46%,成交额1.62亿元。当日份额减少330...
复旦复华8月1日获融资买入84... 8月1日,复旦复华(维权)跌0.28%,成交额1.11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复旦复华获融资买入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