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李英儒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有过诸多呈现,电影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经典再作演绎,挑战可想而知。8月1日,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在长安大戏院首演,在以红色故事致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同时,这台行当齐全、唱段丰满、手法新颖的作品再次展现了京剧艺术守正创新的旺盛生命力。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守正:浓墨重彩展现京剧特色
转台与冰屏组合,多媒体影像泼墨铺展,风雨如晦的气氛笼罩全场,大幕拉开,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迅速将时间回溯至上世纪40年代,引出华北平原古城里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在日寇铁蹄践踏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交通员银环因情急泄密致八路军某部政委杨晓冬被捕;金环为唤醒伪治安军团长关敬陶的良知而壮烈牺牲;杨母为成全儿子的革命信仰毅然跳下城楼。至暗时刻,银环深刻反思,缜密筹划,成功营救杨晓冬,关敬陶被共产党人的赤诚和牺牲精神深深感召,于风雪夜饮下明志酒,最终率部起义。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以两个多小时的舞台体量演绎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既要突出戏曲的艺术特点,也要符合观众对经典的固有期待,为此,一支集合顶尖艺术家的主创团队齐聚在剧组中:张和平担任艺术顾问,王筱頔在执导全剧的同时与北京京剧院青年编剧胡铭帅携手担任编剧,著名作曲家朱绍玉操刀唱腔设计,王天赐、刘洋任作曲、配器,季乔等一线艺术家担纲舞美设计等工作。
朱绍玉介绍,这部新戏最大的特点是行当齐全,“每个行当都有大量的唱腔,一定让观众听得相当过瘾。”在展现京剧本体艺术特色的层面上,《野火春风斗古城》可谓浓墨重彩:金环正直刚烈,高亢激昂的娃娃调与她的性情相得益彰;银环温柔娴静,因此多用传统的西皮二黄;杨母的汉调转二黄慢板非常适合传递情感,她的爱与大义深厚动人;在关敬陶雪夜明志的桥段,他与杨晓冬合唱双嘎调激荡人心,音乐与剧情相互映衬,将全剧推向高潮……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本轮演出中,多位主演的表现相当精彩,充分展现了戏曲作为“角儿的艺术”的魅力,比如,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杜镇杰饰演关敬陶时,以透彻的力度刻画了这个角色的复杂内心,他曾满腔热血,却在乱世漂泊中迷失堕落,最终,他的良知被金环、银环、杨晓冬等共产党员以及杨母唤醒;北京京剧院青年谭派名家谭正岩诠释杨晓冬的果敢机智,形神兼备;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张慧芳一人分饰两角,既要演姐姐金环的刚直不阿,也要演妹妹银环的温婉与成长。金环就义后,张慧芳要在短短一段音乐、一个转身间切换角色,迅速变为肝肠寸断的银环。除了唱腔、服装化妆给予的支撑,动作是否爽快、脖子要挺成什么姿态,都被张慧芳融入了角色的诠释中,两个角色的鲜明反差,成为全剧的一大看点。
创新:多处妙笔凝练全剧“诗眼”
守正的基础上,《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新浸润在方方面面。在用音乐塑造人物时,银环、金环用小提琴,杨晓冬用大提琴,杨母用民二胡,一度丢掉灵魂的关敬陶则用疏离的笙。在唱腔设计朱绍玉看来,京剧创作必须与时俱进,“要不断吸收借鉴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越是搞传统戏曲,越要跟上时代。”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作为编剧与导演的王筱頔,以一种抽离提炼的诗意笼罩全剧。“接到《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任务,我脑海中的第一闪念就是设置‘芳草’的形象。”王筱頔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草的引申意义是顽强不屈、绵延不尽,在剧中,它既是杨晓冬牺牲的恋人的名字,也代表着所有在抗日战争时期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当金环死在敌人枪下,当杨母坠楼自尽,她们的英魂被“芳草”温柔而坚定地接引。同时,芳草的意象也被提炼在《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主题曲中,反复咏叹歌颂,如诗眼般凝聚起全剧精神。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在对舞台艺术特有手段的运用上,《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有一处巧妙处理。“小说中,杨晓冬的形象非常丰满,文字充分且真实地把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内线工作的共产党员的困难、坚韧表现出来,但他几乎没有主动的戏剧行为,所以电影的改编也把焦点集中在银环的蜕变上,加上戏曲的篇幅又比较有限,这是剧本和舞台塑造的一个难点。”王筱頔解读道。为了让杨晓冬的勇气、胸襟更加具象,在全剧即将收束的高潮阶段,他凭借对关敬陶的详细了解,抓住对方最脆弱、最遗憾的瞬间,唤起了关敬陶心中一度暗淡的报国热血,以一个积极的戏剧行为立住了人物形象,这段戏也献上了一大段酣畅淋漓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