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拐点已至,聚焦Infra与大场景
创始人
2025-08-03 18:35:38
0

(来源:纪要头等座)

AI应用拐点已至,聚焦Infra与大场景

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关于整个AI应用的观点;这次汇报的标题叫做“应用拐点已至,聚焦Infra与大场景”。

首先汇报整个行业的情况: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整个国内AI应用到了一个即将发生核心变化的裂变期。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复盘海外市场,海外在近期的整个大财报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最大核心变化是:海外的财报显示,AI应用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应用变现;整个投入与应用落地形成正向循环——这也是近期整个海外表现非常强势的原因。我们接下来也非常看好国内开启这样一个路径;整个边际上看,这个时间点也在逐渐接近。

主要原因是:第一,我们看到整个模型逐渐开始到一个临界点。复盘海外历程,海外大规模进行应用变现其实是在GPT-3.5模型发布之后。那么现在,国内模型在近期包括Kimi的K Two、智谱的GLM-4.5、包括通义千问3的升级版;我们看到国内又开始进入一轮比较大的模型升级周期。我们觉得在这轮升级周期之后,国内的模型能力会逐渐超越GPT-3.5;所以这块,我们觉得整个国内模型能力突破会带动应用落地商业化的开启。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在我们看到,整个海外在成本上(AI跟过去移动互联网有很大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在于看ARPU值和用户基数两个核心指标;现阶段整个海外的ARPU值是相对较高的(用户基数比国内低);而国内是用户基数高但ARPU值低——导致两者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得比较好的商业化突破。但这轮AI的核心是对人力替代,所以核心看的是ARPU值。这样情况下,海外较高的ARPU值会导致其商业化开启时点更快;而国内的ARPU值相对较低,所以开启周期会更慢。但是我们现(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在看到,每一年AI的推理成本都有大幅下降;所以今年下半年随着整个国内模型的新轮迭代之后,我们觉得成本大幅下降在这一块也会看到。这几个原因叠加,我们非常看好后续国内由成本下降驱动的商业化临界点趋近。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点:我们也看到近期国务院审核了“人工智能+”的行动方案。政策在历史上对整个国内IT影响非常大;政策加持下,第一从客户接受度上会变得更高,第二在打造示范工程时也会给很多支持——这两者叠加都会加速国内应用落地商业化的临界点来临。这三个原因是我们目前特别看好整个AI应用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块,我们之前在AI上下半场切换的报告里也专门提及:每一轮大的AI周期一般分为两段——上半场以模型构建为核心(训练为王、基础设施为王);下半场以应用为核心(推理、应用落地为王,推理和场景是核心)。在后续推荐上,我们觉得Infra层是现在相对更确定的。Infra层这块的观点是:优选跟推理端更相关的Infra。核心原因:第一,从目前看AI应用其实还是非常贵的,需要不断降本;所以目前以云为代表的Infra是未来整个AI应用确定性的载体。第二,在整个应用侧的推理成本,现在的模型能力除了跟模型性能相关,还跟算力投入相关——同样任务投入算力越大效果越好;这会导致AI应用天然对Infra有大量需求。

Infra侧,国内分成两个主要方向:公有云和私有云。因为AI应用跟过去应用很大不同点在于它跟数据高度绑定——过去应用更多基于流程为主,而AI应用以数据为核心,在知识加持下对原有生产力进行替代(所以数据影响非常大)。国内目前商业环境看,很多To B侧规模性变现会导致一个问题(很多数据是私有化的),所以这块私有化占比天然会比较高。对国内,一方面公有云反映了全社会AI渗透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私有云在很多高端客户内部占比其实会比海外更高——所以这两者,在整个Infra侧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可能是以公有云为主的配套基础设施,第二是以私有化为主的配套基础设施;这两者在AI时代都会有非常大的增强。

在公有云选股:格局相对确定(基本是几个巨头旗下基础设施核心玩家)。一方面我们非常看好传统公有云厂商如阿里巴巴、金山云等;第二方面我们非常看好服务器和IDC环节。在服务器环节,我觉得是未来整机厂被低估的。因为行业里看到几个趋势:第一,过去GPU时代芯片设计难度远比整机设计难度高;但在AI时代,芯片设计难度边际下降,整机设计难度边际提升——而且整机种类因芯片种类非常多(尤其在推理侧),所以无论复杂度还是SKU现在整机都变得更高;这对下游整机厂商是利好。第二,现在很多演进都开始向集群及整机方向演进,这会带动配套产业链机会——整机厂目前已开始向液冷、电源等环节逐步渗透。所以这块,未来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整机厂在产业里的营收价值和利润价值都有望提升。两者叠加,整机环节是未来非常建议重视的方向。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点是IDC侧:现在整个IDC是典型周期成长股(每轮周期跟下游市场资源扩容相关)。2024年国内IDC行业迎来拐点,主要来自头部互联网厂商大规模投AI;后面因供应端受限制,节奏产生较大扰动。后续随着应用落地、包括卡的供应逐渐放开,我们觉得IDC下半年有望迎来新一轮边际拐点。从过去看,AI时代推理市场规模在训练市场级别以上——后续市场空间无需担忧。另外值得提及:现在推理卡如L20等,功耗已到达六七百瓦以上;单卡价值量可能比训练卡低很多,但功率与传统训练时代相差不大。后续随着推理规模化,IDC边际占比(在总投资额里)会越来越高——因其更多来自能耗提供。所以IDC环节也非常看好。

综合来看,在整个Infra侧(云、IDC、整机)应该是推理起来后最确定性受益方向;中期可重点关注。

第二个方向主要是大场景:因为现在整个AI在投资标的选择上比较困扰——应用侧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未来应用环节谁是最终胜出很难确定。选股时要选择那些空间非常大的场景;如果跑出来,大概率该场景比较好(因AI在每个场景落地进度和商业化价值目前还很难判断清楚)。这样情况下,应用侧选股要选择在数据侧有一定稀缺独占性、或场景空间极大的品种(导致大家快速扩张、尚未到互相竞争的方向),是比较好的。这块可优先选择如农业、工业、教育等行业——这些行业特征是其相关数据有较大稀缺性(私有化独占),很难公开获取;且行业拥有复杂Know-How,导致想在该领域做的话,首先要是本行场景信息化提供商(对其Know-How有更大了解)。所以税务、司法、教育等场景可重点关注。相关客户如科大讯飞、中石油等,目前也积极推动产品与场景融合,追求垂直端到端一体化交付——这些场景公司可重点关注。

另一个方向如AI加视频类似领域(现在coding和视频商业化进展非常迅速,或叫AIGC)。场景非常大(包含国内和海外市场);目前像万兴、美图、MiniMax等相关公司在出海拓展AI+GC场景已取得非常好应用效果并做出较多变现。这背后显示重要原因:这块市场空间巨大,尚属待开发阶段——只要通过产品力提升就可圈到用户变现。所以像这样空间巨大、供给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场景;各家厂基于过去积累快速推动产品落地——该方向未来也可重点关注。因应用早期落地速度是核心要素;所以AI加视频跟出海结合场景也非常看好。

总结:当前时间看,国内AI领域正处于拐点。拐点原因:第一,模型进一步开始具备超越GPT-3.5商业化的临界点;第二,成本大幅下降驱动国内ARPU值期待真正开启;第三,政策加(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持下国内商业化进程加速。三者共振,非常看好国内应用后续迎来一波景气周期驱动。

在具体选股上建议聚焦整个Infra和应用侧:Infra侧主要聚焦公有云、整机及IDC环节;应用侧聚焦长期具备私有化(非公开)、数据稀缺的场景,及空间巨大、商业化开启迅速的大场景——如教育、司法、税务、医疗等领域非常看好;还有AI加视频及图片等AIGC内容生成领域(尤其与出海结合方向)也非常看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架起政企“连心桥” 当好企业“...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架起政企“连心桥” 当好企业“娘家人”每2个...
工业革命是怎么从英国传播到世界... 扩大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甚至世界的非欧洲部分。起初,在传播方面存在着各种障...
清朝皇帝一年四季穿不同的衣服,... 在过去的中国,皇帝穿什么样的衣服,都非常的有讲究。除了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衣服,不同时候,不同场合,穿的...
吴三桂如果答应康熙削藩,他的结... 想必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吧!吴三桂此人可谓是经历了明、清两代王朝,同时也起兵叛乱了两代王朝,吴三桂的名声...
流动性持续改善 赚钱效应推动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基本面以及流动性的支撑之下,7月份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势,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