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孙乐言耶 #广东在机器人这块还是太全面# 【这家6S店,只卖“未来”】#广东机器人江湖名场面# 在深圳龙岗坂田街道,一家特殊的“6S店”上周悄然开业。这里不卖车,只卖“未来”——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正式落地。店内陈列着上百款机器人:能精准摊煎饼的机械臂、感知温度的仿生灵巧手、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这家店创新性地在传统4S模式上增加了“租赁”和“个性化定制”,形成六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客户可现场试用、按需租赁,甚至定制专属功能。店长林枫说:“过去企业买机器人像‘开盲盒’,现在能眼见为实。” 而这样的创新,扎根于深圳深厚的产业土壤,2024年,深圳机器人企业超7.4万家,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12亿元,占全国近1/5,产值和企业数量双居全国第一。深圳机器人的爆发力,藏在一条“15分钟供应链”里。南山区“机器人谷”的企业深有体会:上午设计图纸,中午楼下加工,下午就能拿到样品。从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帕西尼科技的1140触点灵巧手,到优必选的伺服驱动器,核心零部件一小时配齐。这种效率让技术迭代比国际同行快30%,产品市场化速度快50%。 今年2月,深圳企业众擎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从算法研发到动作实现仅用5个月。产业腾飞的另一重动力,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龙岗区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全市开放100个应用场景,从工厂焊接、地铁安检到山区物流,机器人“上岗”领域覆盖11大行业。 在极氪工厂,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已自主完成换电,24小时“连轴转”;在岗厦北地铁站,安检机器人用AI识别危险品,还会对乘客“比心”。从全球首店到千亿集群,深圳机器人的故事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与创新的相互成就。那些曾存在于科幻中的金属身影,正一步步走进车间、街道、厨房,甚至孩子的生日餐桌。它们或许还不完美,但每一次齿轮的转动,都在为“未来可及”写下注脚:他们不会魔法,只是敢把想象焊进现实。 #孙乐言[超话]##孙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