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晚报)
转自:今晚报
【#哈佛研究发现母亲年龄影响孩子性别##研究称头胎生男孩二胎更可能生男孩#】生男生女各占50%,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听到大的常识。然而,出生时的性别真真的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抛硬币(正反面各50%概率)吗?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该研究分析了58007名美国女性护士跨越近60年(1956-2015年)的生育记录,发现了一些有趣且重要的规律:婴儿出生时的性别并非是完全由“运气”决定的随机事件,母亲的年龄和某些特定基因突变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尤其对多孩家庭影响显著。该研究于2025年7月18日,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Siwen Wang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同性扎堆”现象,具体来说,已生育了一个男孩的女性,她第二个孩子是还男孩的概率为57%,已生育两个男孩的女性,她第三个孩子还是男孩的概率为58%,已生育三个男孩的女性,她第四个孩子还是男孩的概率为61%。也就是说,对于多孩(三个或以上)家庭,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的情况比“男女双全”更常见。这有力地挑战了“每次生男生女是独立事件且概率相等”的传统观点。该研究还发现,女性生育时的年龄与孩子的性别有关。与23岁之前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相比,29岁及以后才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只生男孩或只生女孩的概率高出13%。也就是说,女性初次生育时的年龄越大,“同性扎堆”的情况越显著。除了母亲的年龄,其基因的力量也不容忽视!研究团队通过了基因组分析发现了“生女”倾向基因和“生男”倾向基因——在10号染色体上,一个名为NSUN6的基因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rs58090855),与女性更倾向于生育女孩有关。在18号染色体上,一个靠近TSHZ1基因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06275),则与女性更倾向于生育男孩有关。这一发现这意味着,有些女性可能天然携带了影响其后代性别比例的遗传倾向。这为理解家族中反复出现的性别模式(比如某些家族男性成员特别多或女性成员特别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科学视角。 (医食参考)
上一篇:天津天开凯德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