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一名小伙遭遇了令人担忧的状况。他突然出现持续腹泻的症状,仿佛身体的防线被悄然突破,腹泻不止。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发热,体温不断攀升,让他备受煎熬。经检测,原来他感染了“鬼脸虫”。这小小的虫子给小伙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不得不面对身体的不适与痛苦。目前,相关部门已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和防控,希望能让小伙早日摆脱这可怕的病魔,恢复健康,也提醒人们要重视环境卫生,防范此类感染事件的发生。
持续腹泻、发热,自行服药也不管用,福州一小伙到医院就诊,粪便检查结果显示感染了“鬼脸虫”。
小东(化名)今年32岁,就诊前两天,开始莫名腹泻,粪便呈水样便,伴上腹部疼痛,伴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38.9℃。以为吃坏肚子,小东自行服用不少止泻和退烧药物,但病情无明显改善。
于是,小东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的谢冬冰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嘱咐留取粪便送检验科。检验科医生陈敏晖在显微镜下发现,小东的粪便中有“鬼脸”蠕动,怀疑是特殊的虫体。进一步染色检查,发现“鬼脸虫”竟然是蓝氏贾第鞭毛虫。
原来,小东被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幸运的是消灭这种寄生虫,几元钱的甲硝唑就能搞定。
谢冬冰医生介绍,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寄生性肠道原虫,它的形态特征比较特殊,像鬼脸一样,因此被称“鬼脸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小肠、胆囊或胆道系统,可引起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需要注意的是,贾第虫感染易在旅游者中流行引起腹泻,也称“旅游者腹泻”。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不要随意饮用溪水等生水。
检验医师陈敏晖进一步介绍了容易感染鬼脸虫的“铁三角”。
传染源——寄生虫的“根据地”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活史包括可经粪-口传播的包囊和致病的滋养体两个阶段。从粪便排出包囊的人和动物均为贾第虫病的传染源。动物保虫宿主包括家畜(如牛、羊、猪、兔等)、宠物(如猫、狗)和野生动物(如河狸)。
传播途径——寄生虫的“快速通道”
通过水源、食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氯气不能杀死自来水中的包囊。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人—人传播途径多见于小学、托儿所和家庭成员之间。
易感人群——寄生虫的“目标客户”
可感染各种年龄段的人群,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感染。
“预防贾第虫病,关键是注意卫生。”谢冬冰介绍,要积极治疗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病原体通过手口途径传播的风险;对于艾滋病病人和其他免疫功能缺陷者,应加强保护,避免其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而危及生命。
上一篇:恋人剧组解散该谁赔钱?
下一篇:多国向加沙地带空投援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