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年是抗日英雄赵一曼诞辰120周年,1936年8月2日是她牺牲的日子。8月2日晚,长宁区陈甦萍沪剧传承发展中心举办了一场“沪韵长歌颂英魂”特别直播活动——10年前,原创沪剧舞台上的《赵一曼》在上海、北京、宜宾等地唱响;10年后,主创人员与烈士后人相聚在直播间,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让英雄精神永驻心间。直播活动吸引了13万粉丝观看,获点赞60多万、评论1200多条。
赵一曼孙女陈红(左)与陈甦萍在直播间
活动在视频号“沪剧时光留声机”举行,赵一曼烈士孙女陈红受邀从成都来沪,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以及黄爱忠、张燕雯、王斌、朱桢等演员再次相聚。“上海是奶奶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地方。”今年68岁的陈红深情地说,“1927年,她从武汉来到上海。党组织派她到苏联留学,是从上海出发的,从苏联回来后又回到上海做地下工作。1930年全国苏维埃会议在上海召开,她参加了会议的组织保卫工作,会议是在卡尔登大戏院(现长江剧院)后面的房子里召开。‘九·一八’后,她从上海赴东北抗日,那张抱着宁儿的照片,也是在上海照的。”
“所以,创排沪剧《赵一曼》,也是我们这座城市对英雄的缅怀。”在舞台上扮演赵一曼的陈甦萍说,赵一曼是她从小非常崇敬的抗日英雄,扮演这位英雄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2014年长宁沪剧团决定创排沪剧《赵一曼》,找到了英雄后人陈红。陈红给予了全力支持。在见到陈红和实地采风后,陈甦萍激动得夜不能寐。之后在创作和演出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都一一克服。她要塑造一个“红衣白马”的“百变赵一曼”,同时也是一个侠骨柔情的女性、母亲,既要表现“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本色,又要用沪剧的‘韵’与‘魂’来展现人性温度。陈红也表示:“最触动我的一场戏,是奶奶在幻觉中和爷爷、父亲在一起的一场戏,十分感人。其实在生活中他们三人并没有在一起过。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
沪剧《赵一曼》剧照青年演员朱桢在剧中扮演珍珍,她说,参演这部沪剧让她得到了成长,因为“赵一曼是母亲,更是战士”。她还讲述了一个在排演这部戏时的幕后故事。当时陈甦萍因膝关节伤病发作,无法站立,为了不耽误排练进度,就连续几天请医生到场外为她抽取关节中的积液。她忍着疼痛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当时,所有的演员在她的影响下,“演英雄,学英雄”,都全身心投入排练和演出。
2015年5月,《赵一曼》首演
几年来,沪剧《赵一曼》在全国演出了数百场。2015年12月26日,沪剧《赵一曼》作为上海唯一一部舞台作品,到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演出当天,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还破例设了加座。在剧中饰演反派的一级演员黄爱忠说,在演出中,二楼有观众站起来,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在他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在谢幕时,入戏太深的观众甚至不愿意献花给他。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直播最后,陈红还含泪背诵了赵一曼烈士写给宁儿的遗言,听到这里,一旁陈甦萍也已泪流满面。
直播活动参与者合影
观看直播的观众纷纷留言:“致敬巾帼英雄,弘扬爱国精神。”“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永远铭记历史!”“陈甦萍成功塑造了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形象,‘血泪遗书’‘向党作报告’等唱段太精彩了,我们一直在传唱!”
原标题:《留下一座城市对英雄的缅怀!沪剧《赵一曼》主创和英雄后人相聚直播间》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