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今年以来,我省把提振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推动消费市场量质齐升。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比我省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同期0.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是长三角地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最快的省份。
那么,这个长三角地区最快增长的动能何来?
从城市到乡村,从新兴消费到传统消费,从供给端到需求端,居民消费都在发生着一系列新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发放消费券、创新消费场景等一系列举措,活跃了市场、丰富了生活、释放了消费潜能。
城与乡:发展首发经济,夯实消费“基建”
7月14日,泡泡玛特安徽首家城市旗舰店正式亮相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商圈之心城购物中心。门店外立面的巨型雕塑,是最近风靡全球的玩偶拉布布。脚踩祥云、手持弓箭的拉布布形象惹人喜爱,引来众多市民驻足拍照。
与一般门店不同,城市旗舰店通过艺术装置、主题展览等,给予顾客更多的“情绪价值”。开业以来,店里生意红火,常常大排长龙。
首店、首发、首秀,是撩拨消费者“神经”的“利器”。“首”带来的新鲜感,能够有效激发潜在消费。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引进各类省市首店637家,其中,山姆合肥首店开业首月注册会员突破10万人,创下该品牌在国内56家门店历史新高。
聚焦“Z世代”消费群体,幻境空间、幻影星空、消失的圆明园等一批VR(虚拟现实)消费场景纷纷入驻安徽,乐谷子、史都华谷子等店铺相继涌现。
城市里,商业业态齐全,以挖掘培育新型消费为抓手,活跃市场。在广袤的下沉市场,县域商业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物流基建日趋完备,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挖掘出了消费新增量。上半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我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63.7亿元,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87.3亿元,增长5.7%。
在长丰县水湖镇张祠村,京东拼拼店是村里的“网红店”,大到一台家电,小到一袋洗衣粉,只要村民们在微信小程序上预订想买的东西,一两天后,货物就会送到店里。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拼拼业务是一个社区团购平台,它不仅仅是‘今日订明日取’的线上购物,我们还设立了线下门店,通过统一规划、统一供货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优质、低价、便捷的购物体验。”
“京东拼拼团购店”落地长丰,源于今年京东集团与长丰县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京东将长丰作为其在全国范围内首个下沉市场的“试验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多个面向下沉市场的新业务在长丰先试先行。
今年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2412.7亿元,增长10.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13.7亿元,增长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7%。
全省超千家企业参与“进电商平台”行动,京东、阿里等平台新增入驻企业超400家,开展线上销售的限额以上企业新增553家,带动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10.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数字化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新与旧:创新消费新场景,提质升级惠民生
乘坐在“黄山·岸香号”游轮上,眼前,新安江如一幅山水画卷在两岸铺展。
看惯了黄山的奇美,来黄山市旅游,还能怎么玩?7月26日上午,黄山市首艘集观光、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游轮“黄山·岸香号”首航。游轮集观光游船、美食餐饮、日咖夜酒于一体,航线串联屯溪老街、河街、黎阳水街等核心景点,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游览体验。
消费场景,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持续不断地探索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实现提振消费的目的。
拒绝千篇一律,创造别具一格的消费场景。放眼全省,合肥天鹅湖边开起了湖畔咖啡店、巢湖的落日晚风与一杯清茶相遇、皖南古村里游走的鱼灯点缀夏夜……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目前我省出台《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集聚区申报指引》,积极推动“商业+”多业态消费场景提质升级。搭建政企项目对接平台,推动“万象系”“银泰系”等知名商业项目在各市落地。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琐碎微小的传统消费,影响着生活幸福感,是提振消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小区门口取快递,往前走两步就到了菜市场,孩子在附近的图书绘本店看书。这样的场景,正随着“便民生活圈”建设,成为常态。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即以社区为圆心,15分钟的路程半径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目前,我省在16个市主城区全面实施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推动社区商业连锁化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菜市场等多业态集聚,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在传统消费领域,今年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大幅度的让利,给市场添了一把火。
上半年,我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3%、家具类增长12.8%、计算机类增长151.3%、智能手机增长99.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供与需:供给端“上新”,消费端“换新”
随着多人口家庭和集中洗衣习惯的普及,大容量洗衣机成为市场刚需。传统大容量机型机身厚重、难以嵌入家居环境。7月28日,美菱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新款滚筒洗衣机。瞄准用户痛点,新品洗衣机在内筒、电机等核心部件上进一步优化,性能全面升级,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在12kg超大容量的前提下实现了560mm超薄机身。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传统家电消费正在从“换新”向“换优”转变。美菱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美菱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家电市场活力。
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是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关系。释放需求,优化供给是重要前提。美菱此次“上新”,有望为家电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我省主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引导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经济、户外运动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焕新升级。
针对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场景创新“揭榜攻关”清单、供需合作机会清单和要素资源供给清单,支持利用老旧厂房、桥下地下等打造品质消费新空间。
在需求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首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才能提高消费能力。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1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发放消费券,降低购买成本,刺激消费。我省采取“消费券+活动”“消费券+企业让利补贴”等方式,聚焦汽车、餐饮、百货等重点行业,加力发券。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截至7月底,全省各市共发放商务领域消费券8亿元,拉动消费226亿元。其中,发放汽车消费券6.43亿元,拉动消费218亿元;发放普惠型(餐饮、百货、成品油)消费券1.53亿元,拉动消费8亿元。
截至7月27日,今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政府补贴86.43亿元,带动销售额约663.28亿元。
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全省消费市场发展态势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涌现,支撑消费稳定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下半年,全省消费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记者 彭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