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通讯员 董莹
防治基孔肯雅热,防蚊是关键!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防蚊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怎样做才能保护家人远离风险?羊城晚报记者特邀专家进行解读。
防蚊方法:
物理:蚊帐、电蚊拍、防蚊纱窗、灭蚊灯、吸蚊器等。
化学:蚊香、电蚊香液/片、杀虫喷雾、驱蚊手环等。
物理防蚊的优点在于安全无毒,适用于包括孕妇、婴幼儿等在内的所有人群,但不适合随身携带;化学防蚊产品效果显著,尤其适合户外活动时使用,但特定群体尤其是皮肤敏感人群需谨慎使用,并注意使用场景和剂量。
就常见的灭蚊成分来看,驱蚊酯(IR3535)常用于儿童驱蚊液,安全性较高;避蚊胺(DEET)用于干扰蚊虫嗅觉,儿童应低浓度接触;拟除虫菊酯(如氯氟醚菊酯)常见于杀虫喷雾,应避免直接吸入;驱蚊手环等成分为天然植物精油(如柠檬桉),能够掩盖人体气味,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
选择使用:
选购与使用产品需遵循“三查五注意”:
查三证:农药登记证号、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
看剂型:同一成分下,电热液体>电热片>盘香(烟雾量)。
看浓度:家用菊酯浓度一般0.2%–1.5%,过高易刺激。
注意轮换:菊酯与派卡瑞丁、DEET交替,可减缓抗药性。
注意人群:孕妇首选蚊帐+纱窗;哮喘患者避开烟雾类产品。
注意时机:傍晚日落前30分钟点蚊香或插电蚊香液;气雾剂喷洒后人畜立即离场,30分钟后彻底通风。
注意储存:杀虫剂需避光、避高温储存,远离儿童。
注意使用:电蚊拍勿与喷雾同时使用,防止燃爆。
指导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 杨创国
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与病媒防制部副主任医师 张英俊
上一篇:邢州老街:千年古城的“文脉支点”
下一篇:回望峥嵘岁月 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