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衡不写“官场小说”
创始人
2025-08-03 07:07:06
0

著名作家杨少衡的小说主题好思考深艺术高,却长期被一些人误判为“官场小说”,不仅严重贬低了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也误导了广大读者。实际上,杨少衡几十年的小说创作,重点反映的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层一线干部的生活,写的是基层“官员”,和流行的“官场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下流行的“官场小说”,简要讲,就是以旧时代腐朽落后的“官场文化”为底,用旧时代庸俗不堪的“官场小说”为模,以所谓“反腐”名义,把当下国家政府机关的现实生活扭曲为旧式的“官场”,从中虚构出一些所谓的揭露“官场”黑幕的故事,以满足那些深受“官场文化”影响的读者的需求。这类作品,并不直面我们时代尖锐深刻的现实矛盾,却热衷于揭示和玩味“官员”之间那种拉帮结派、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尔虞我诈、相互猜忌的“权谋”关系。主人公常常为了个人向上爬,不惜动用各种恶劣卑鄙龌龊的阴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种小说经常写得“入木三分”,吸引眼球,实际上有意混淆新旧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界限,故意歪曲我们时代不断向现代化推进的真实生活,恶意抹黑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一线努力奋斗的基层干部形象。读这类小说,让人消极,让人绝望,十分有害。

杨少衡的小说,则反其道而行之。作家并非无视现实:改革进入深水区,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社会矛盾冲突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加大了执政党风险,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一些地方“官场文化”流行,政治生态问题突出。不过,他的眼前仍然有一片星空,他的心中仍然有一股力量。因为,他从所熟悉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基层干部身上感受到我们党战胜腐败的坚定信心、坚强意志的政治力量,感受到广大基层干部牢牢守住底线、永葆初心、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道德力量,感受到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所创造的思想力量,更感受到人民群众开创历史的现实力量。伟大的现实赋能杨少衡小说创作思想,给了他超越流行的小说理念,进行思想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说,杨少衡站在时代先进思想的制高点上,深情而真实反映一线基层干部的现实生活,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塑造他们的时代形象。那些流行的“官场小说”,根本无法和杨少衡所写的党的基层干部故事相提并论。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斗争虽然没有贫困地区那么严峻,但“三农”仍然是重中之重,民生问题仍然很突出,考验着干部们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杨少衡的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后来的长篇小说,就是在“民生为大”的时代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题材创作的新拓展、新格局,他笔下的基层干部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新人物、新形象。

中篇小说《尼古丁》讲述年轻有为的县长李彬为发展本县经济,吸引外商投资建设“海上乐园”项目,作出一个艰难决定——牺牲一片红树林。这件事被北京环保记者钟路琳曝光,引发社会的一片批评声。李彬不为所动,坚定推行引资计划。钟路琳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两人斗争的后果是李彬把自己的上升空间都堵死了,提拔无望。当钟路琳终于发现李彬其实对生态环境有更好的保护措施,认识到误解对方时,李彬却在海上碰到台风落水牺牲。小说写活了一个深受委屈但初心不改的基层干部。

中篇小说《喀纳斯水怪》讲述县级市副市长袁传杰突然失踪,不知去向,警察怀疑他涉及腐败出逃。调查中发现他刚组织完抗击特大台风后,就搭乘前往新疆的班机。这场特大台风造成沿海渔村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副市长承担了主要责任。警察无法解释袁传杰出逃为什么不选择就近的机场,而要绕那么大的一个弯。后来终于知道,袁副市长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场台风摧毁了他最后的意志——他决定要跳入冰冷的喀纳斯湖,寻找水怪。查明原因后,一场追捕行动变成了营救行动。

中篇小说《林老板的枪》讲述县长徐启维看上去对蔬菜加工企业的林老板言听计从,实际上是要让林老板打消把工厂迁出本县的企图。这是一家大型蔬菜加工企业,不仅为本县增加税收,更重要的是助力本县广大菜农致富,解决大批农民就业问题。趾高气扬的林老板多次想用金钱美女“拿下”徐县长未果,反而在徐县长的教育下学会守法经营,学会尊重百姓,学会做人,口服心服地跟着徐县长发展本县经济。小说塑造了一个“智慧”“实干”“坚毅”的基层干部形象,是杨少衡一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

长篇小说《底层官员》中,刘克服虽然有残疾,但不影响他把乡村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他从乡镇干部干起,兢兢业业,一直当到县委副书记。可是,当上级要把他调到外地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却拒绝了,选择当本县残疾人理事会的理事长。隐情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认为自己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当年为搬迁村民选址时,他没有听从地质专家的意见,而选择了一个方便领导参观指导但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一片山坡建新村。每当来台风下大雨,他的残疾伤口就会痛,实际上是他的心在痛。所以他带着请罪的意识,下决心永远守候在这里,守候着老百姓的安全。小说把一个“时时放心不下”的基层干部写透亮了,杨少衡也成功转化为一个“文学新人”的形象。

写基层干部,杨少衡不算第一人,但他肯定是自觉把党的基层干部形象从“官场小说”困境中带出来,登上时代先进思想文化高地的第一个作家,创新意义独特非凡,功不可没。“闽派批评”要读懂他和他的小说。

(作者曾担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架起政企“连心桥” 当好企业“...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架起政企“连心桥” 当好企业“娘家人”每2个...
工业革命是怎么从英国传播到世界... 扩大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甚至世界的非欧洲部分。起初,在传播方面存在着各种障...
清朝皇帝一年四季穿不同的衣服,... 在过去的中国,皇帝穿什么样的衣服,都非常的有讲究。除了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衣服,不同时候,不同场合,穿的...
吴三桂如果答应康熙削藩,他的结... 想必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吧!吴三桂此人可谓是经历了明、清两代王朝,同时也起兵叛乱了两代王朝,吴三桂的名声...
流动性持续改善 赚钱效应推动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基本面以及流动性的支撑之下,7月份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势,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增强...